弟子人天遍,童年在沃洲。
开禅山木长,浣衲海沙秋。
振锡摇汀月,持瓶接瀑流。
赤城何日上,鄙愿从师游。
弟子人天遍,童年在沃洲。
开禅山木长,浣衲海沙秋。
振锡摇汀月,持瓶接瀑流。
赤城何日上,鄙愿从师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弟子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对于跟随师父游历的渴望。开篇“弟子人天遍,童年在沃洲”表达了弟子的广泛联系和早年的根基所在。紧接着,“开禅山木长,浣衲海沙秋”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禅宗生活景象,其中“开禅山木长”可能暗示了禅僧修行之地,而“浣衲海沙秋”则是对清净心境的一种形象表达。
中间两句“振锡摇汀月,持瓶接瀑流”生动展示了禅僧日常的生活状态。“振锡摇汀月”可能是在夜晚击磬之声,而“持瓶接瀑流”则是对禅僧取水行径的一种描绘。这些细节均透露出一种宁静、自然而不为世俗所动的生活氛围。
最后,“赤城何日上,鄙愿从师游”表达了弟子对于攀登高山——象征性地达到更高修行境界的渴望,以及他对跟随师父游历四方、学习和成长的迫切愿望。这不仅是对肉体上的旅行,更是对心灵上追求真理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禅宗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禅学修行的一种向往和敬仰之情。
江外饶佳郡,吴兴天下稀。
莼羹紫丝滑,鲈脍雪花肥。
星斗寒相照,烟波碧四围。
柳侯还作牧,草树转清辉。
高堂丽丹雘,燕衎谢迫隘。
揭名屏物色,所取一何迈。
艰难丕平后,南陔日废坏。
借锄记父恩,紾臂饱兄嘬。
惟君肖古先,学识洞源派。
尊承天伦重,愧赧绝纤芥。
遥遥曾闵心,千载知勉励。
雍穆粹闺阃,里闬消螫虿。
培植诞嘉种,芟蕴殄莠稗。
善积庆自馀,福履可不卦。
斯堂寄丹抱,永焕曾玄戒。
白华粲堂下,紫荆老不杀。
吁嗟嗣芳烈,世世勿剪拜。
感激自成诗,谩往致壁疥。
天行明月地行水,水月相去八万里。
天公大力谁能移,月在水中天作底。
我心与月明作两,真月本在青天上。
虽云佛说我别说,恐入众生颠倒想。
少城城隈佛宫阙,客哦水月僧饶舌。
三峡水寒梅花时,起予对月赓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