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为希旷祯,何以至鲁藩。
大道久丧世,麟趾在人间。
仲冬钜野风,犺獍乃高蹲。
合围不孑遗,灵物罹其樊。
虞人折尔足,眩尔貂与貆。
岂但子锄商,鱼视乃漫漫。
大鹏息南溟,培风会高抟。
纷纷枋榆鴳,安知九霄翰。
麟为希旷祯,何以至鲁藩。
大道久丧世,麟趾在人间。
仲冬钜野风,犺獍乃高蹲。
合围不孑遗,灵物罹其樊。
虞人折尔足,眩尔貂与貆。
岂但子锄商,鱼视乃漫漫。
大鹏息南溟,培风会高抟。
纷纷枋榆鴳,安知九霄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赠吾谨五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句“麟为希旷祯,何以至鲁藩”,以麒麟作为稀有的吉祥之物,引出对为何会出现在鲁藩(鲁国的藩属地)的疑问,暗含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接着,“大道久丧世,麟趾在人间”两句,指出在道德沦丧的时代,仍有高尚之士存在,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颂扬。
“仲冬钜野风,犺獍乃高蹲”描绘了冬季巨野之地的景象,犺獍(兽名,比喻恶人)高踞,暗示社会上邪恶势力猖獗。接下来,“合围不孑遗,灵物罹其樊”描述了围捕灵物(可能象征着正直之人)的情景,表现了正直之人在社会中的处境艰难。
“虞人折尔足,眩尔貂与貆”通过虞人(古代掌管山林的官吏)折断灵物的脚,夺取它们的貂皮和獾肉,形象地揭示了权力者对正直之人的打压和剥削。最后,“岂但子锄商,鱼视乃漫漫”进一步强调了正直之人在社会中的孤立无援,以及面对强权时的无力感。
“大鹏息南溟,培风会高抟”以大鹏歇息于南海,借助风力展翅高飞,象征着理想境界的存在和追求。而“纷纷枋榆鴳,安知九霄翰”则将目光转向平凡的鸟儿,对比大鹏,表达了对普通人难以达到高远境界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理想人格和高尚境界的向往。
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
桂花香处同高第,柿叶翻时独悼亡。
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
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并抽新笋色渐绿,迥出空林双碧玉。
春风解箨雨润根,一枝半叶清露痕。
为君当面拂云日,孤生四远何足论。
再三抱此怅为别,嵩洛故人与之说。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
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
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
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
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
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
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
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
一国沙弥独解诗,人人道胜惠林师。
先皇诏下徵还日,今上龙飞入内时。
看月忆来松寺宿,寻花思作杏溪期。
因论佛地求心地,秪说常吟是住持。
鸣鞞入嶂口,汎舸历川湄。
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
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
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
弓鸣苍隼落,剑动白猿悲。
芳树吟羌管,幽篁入楚词。
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
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