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勉怀》
《勉怀》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纷纷于我未忘情,疏懒多应舍怨憎。

便好世间师柳惠,不须岩下问孙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iǎn怀huái
sòng / yángshí

fēnfēnwèiwàngqíngshūlǎnduōyìngshèyuànzēng

便biànhǎoshìjiānshīliǔhuìyánxiàwènsūndēng

注释
纷纷:形容世事纷扰复杂。
未忘情:没有忘记对人世的关注。
疏懒:指疏远懒于参与。
师柳惠:以柳惠为榜样,柳惠是古代贤良的官吏。
岩下问孙登:典出《后汉书》,指寻求隐士孙登的智慧。
翻译
世间的纷纷扰扰我都未曾忘怀,对于纷争我选择疏远和淡然。
即使做个像柳惠那样的人间师者就足够了,不必去山岩下探寻隐士孙登的答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所作的《勉怀》。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淡然处世的情怀。他说尽管别人对他有许多微词和怨恨,但他自己并不放在心上,也不去计较这些恩怨。诗中的“纷纷于我未忘情”表现了外界的议论和误解,而“我”则是不为所动,保持着一颗平和之心。

接下来,“疏懒多应舍怨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待这些负面情绪的态度,那就是舍弃,不再纠缠。这里的“疏懒”指的是别人的不屑一顾,而“我”则选择了宽容和释然。

第三句“便好世间师柳惠”,诗人提到了古代著名的隐者柳下惠,赞扬其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高尚品格。柳下惠是春秋时期的人,他曾被孔子推荐为鲁国的相,但他却选择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诗人通过提及柳惠,表达了自己对于那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一句“不须岩下问孙登”,则是在说,无需特意去找那些隐士或高人询问世事,因为自己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里的“孙登”可能是指东汉时期的隐者孙登,他也是一位选择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人物。

总体而言,这四句话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人通过对古代隐者的赞扬,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净自守、不染红尘的生活理想。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题何司历梅·其一

谁将烟艇过西湖,写得梅花入画图。

八卦推馀白昼静,焚香何假博山炉。

(0)

九日度喜峰口次杨太常韵二首·其二

飞涧悬崖百折东,跻攀无处不相同。

他年九日萸觞畔,能忘今晨此路中。

(0)

过三河县·其一

满县柴扉半不开,纷纷车马动浮埃。

连延粉壁题官户,尽属风云感会来。

(0)

题竹寄刘郁武

不见刘伶三十载,白沙翠竹有馀清。

几时鹅鼻峰头去,共酌流霞看晚晴。

(0)

邹侍讲以诗问钱检讨索菊而仆以诗并骑邀之·其二

邻菊初花粲可观,花前棋局足盘桓。

寻常无事宜来数,即过城东来却难。

(0)

杨自然处士挽诗·其一

不慕清名达九重,全家长住水晶宫。

芰荷为带芙蓉佩,䞉有人传惠济功。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