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慕清名达九重,全家长住水晶宫。
芰荷为带芙蓉佩,䞉有人传惠济功。
不慕清名达九重,全家长住水晶宫。
芰荷为带芙蓉佩,䞉有人传惠济功。
这首挽诗以高洁之士杨自然为对象,描绘了他超凡脱俗的生活与品德。开篇“不慕清名达九重”,赞颂杨自然不追求世俗的名声地位,而是追求内心的清明与宁静,达到了超越常人的境界。接着“全家长住水晶宫”,以“水晶宫”象征杨自然居住之处的纯净与美好,暗示他的生活如同仙境般纯洁无瑕。
“芰荷为带芙蓉佩”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杨自然比作芰荷与芙蓉,形象地展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优雅的风度。芰荷代表了清廉与坚韧,芙蓉则象征着美丽与高洁,以此来赞美杨自然的品质。最后,“䞉有人传惠济功”,表明杨自然不仅自身品行高洁,还惠及他人,广受赞誉,其功德流传久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杨自然生活的描绘和品德的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追求高尚人格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价值。
清地虚天渺何许,芒鞋未往意先飞。
山中叱石初平隐,月下吹笙子晋归。
不死真人千劫在,无垠浊世一尘微。
何当日燕丹池水,长共寒猿啸月霏。
可遨昆阆步瀛莱,只爱鑽腮笑靥开。
暮雨朝云元易散,昏钟晓鼓故相催。
身如病鹤犹遗骨,心似焦桐亦未灰。
纵使吾曹不排闼,不应门阈上苍苔。
极知旅琐酒难赊,亦欠鱼如丙穴嘉。
稍向市工求旧砚,更从山户觅新茶。
芙蓉欲度崔嵬岭,芍药犹余烂漫花。
但恐归途别怀恶,时须回首故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