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动地来,依依烧痕青。
王孙行不归,离恨何时平。
翩翩谁家儿,晓猎开红旌。
彫弓插白羽,怒马悬朱缨。
围合意气雄,厮养厌庖烹。
人生一春草,时至何足荣。
君看五陵树,日暮悲风生。
春风动地来,依依烧痕青。
王孙行不归,离恨何时平。
翩翩谁家儿,晓猎开红旌。
彫弓插白羽,怒马悬朱缨。
围合意气雄,厮养厌庖烹。
人生一春草,时至何足荣。
君看五陵树,日暮悲风生。
这首诗《拟古》由金代诗人赵悫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物活动,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春风动地来,依依烧痕青”以春风为引子,描绘了大地复苏的景象,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接着,“王孙行不归,离恨何时平”则转向人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等待,离愁别绪弥漫其中。诗人借春风与离愁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翩翩谁家儿,晓猎开红旌”描绘了一幅晨起狩猎的画面,少年英姿勃发,手持红旌,意气风发。这不仅展现了少年的勇猛与活力,也暗含了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向往。
“彫弓插白羽,怒马悬朱缨”进一步刻画了狩猎场景的细节,彫弓与白羽、怒马与朱缨,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动态十足的画面,体现了狩猎者的技艺与装备的精良。
“围合意气雄,厮养厌庖烹”则转而描写狩猎后的场景,围猎的场面充满豪情壮志,而跟随者(厮养)则对烹饪食物感到厌倦,暗示了狩猎活动的艰苦与牺牲,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与满足。
最后,“人生一春草,时至何足荣”以春草喻人生,感叹时光易逝,荣华终将消散,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而“君看五陵树,日暮悲风生”则以五陵树的衰败象征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活动的描绘,交织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蕴含着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竹阴窗户荐微凉,积雨郊墟新霁。
万里飞云都过尽,天阙星河如洗。
檐隙风来,流萤飘堕,苒苒还飞起。
魂清骨冷,坐来衣润空翠。
堪笑丘壑闲身,儒冠相误,著青衫朝市。
功业君看清镜里,两鬓于今如此。
身外纷纷,倘来适去,到了成何事。
人生一世,种瓜何处无地。
镜寒香歇江城路,今度见春全懒。
断云过雨,花前歌扇,梅边酒盏。
离思相欺,万丝萦绕,一襟销黯。
但年光暗换,人生易感,西归水、南飞雁。
也拟与愁排遣。奈江山、遮拦不断。
娇讹梦语,湿荧啼袖,迷心醉眼。
绣毂华茵,锦屏罗荐,何时拘管。
但良宵空有,亭亭霜月,作相思伴。
君不见王绩非狂生,笔墨扫尽惟酒经。
又不见志和非漫尉,江湖醉咏渔歌耳。
文章得失两梦事,一醉从渠俱不理。
人间自有行秘书,此翁聊为山泽儒。
平生斟酌自饱满,宁复有欠宁有馀。
可怜蹒跚挽不前,属车岂识从甘泉。
不矜万卷腹空洞,渴梦只恐东溟乾。
莫疑此翁拘器穷,此翁有用非哑钟。
浊醪作贤清作圣,翁不异味同其空。
我方畏缩立下风,伸颈一笑短项逢。
脱冠与翁共醉倒,从人笑此两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