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笛竹蕲为良,织成文簟琉璃黄。
旧物正尔冷如铁,此君无奈寒如霜。
山斋溽暑正六月,野人清梦迷三湘。
卷舒随分且藏节,作诗为报刘中央。
南朝笛竹蕲为良,织成文簟琉璃黄。
旧物正尔冷如铁,此君无奈寒如霜。
山斋溽暑正六月,野人清梦迷三湘。
卷舒随分且藏节,作诗为报刘中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学的作品,名为《谢刘本玉先生惠簟》。诗中通过对南朝笛竹织成的琉璃黄色文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旧物的珍视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当时的孤独与寒冷的心境。
"南朝笛竹蕲为良,织成文簟琉璃黄。" 这两句通过对南朝美好笛声和竹材的描绘,以及将这些材料织成珍贵的琉璃黄色文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
"旧物正尔冷如铁,此君无奈寒如霜。" 这两句则透露了诗人的孤独与心中的寒意。旧物虽珍贵,但已失去往日的温暖,如同冰冷的铁一般;而诗人自己,也感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寒冷,宛若初冬的霜冻。
"山斋溽暑正六月,野人清梦迷三湘。" 这两句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以及诗人隐居于山中书房的情形。六月时节,山中的书房内外热气蒸腾,但诗人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梦想,而外界的人们则迷失在三湘(湖南一带)的宁静之中。
"卷舒随分且藏节,作诗为报刘中央。"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意。他希望能够根据时机和情境去展现或收藏自己的情感,同时通过写诗来回馈刘本玉先生的恩惠,这份恩惠可能是指刘先生赠送的这件文簟。
整首诗通过对旧物的怀念、个人孤独与寒冷的情绪,以及夏日山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化传承的珍视之情。
仙人未必皆仙去,还在人间人不知。
手把白髦从两鹿,相逢聊问姓名谁。
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
端旒揖群后,回辇阅师贞。
綵仗宿华殿,退朝归禁营。
分行左右出,转旆风云生。
历历趋复道,容容映层城。
勇馀矜捷技,令肃无喧声。
眷此戎旅节,载嘉良士诚。
顺时倾宴赏,亦以助文经。
谁为梅花怨未平,一声高唤百龙惊。
风当阊阖庭初静,月在姑苏秋正明。
曲尽绿杨涵野渡,管吹青玉动江城。
临流不欲殷勤听,芳草王孙旧有情。
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
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
时节屡已移,游旅杳不还。
沧溟傥未涸,妾泪终不乾。
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
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难。
愿为边塞尘,因风委君颜。
君颜良洗多,荡妾浊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