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家山、几多尘梦,而今凭向谁语。
浮生竟坐流离老,无分犯烟咨雨。难再遇。
还剩得当年,一二寻秋侣。商量画趣。
已看惯危烽,吊残宿草,回首甚情绪。江南路。
欲采蘋花未许。华胥知谁何处。
吴娘尽荡凌波影,愁问鹭来沤去。重认取。
是试茗调琴,步步诗来路。松盟错迕。
且望帝伤春,避戎话夜,休怅旧游阻。
念家山、几多尘梦,而今凭向谁语。
浮生竟坐流离老,无分犯烟咨雨。难再遇。
还剩得当年,一二寻秋侣。商量画趣。
已看惯危烽,吊残宿草,回首甚情绪。江南路。
欲采蘋花未许。华胥知谁何处。
吴娘尽荡凌波影,愁问鹭来沤去。重认取。
是试茗调琴,步步诗来路。松盟错迕。
且望帝伤春,避戎话夜,休怅旧游阻。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词人感叹于人生的漂泊与老去,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与友人共赏秋景,探讨绘画之趣。战火纷飞,荒草残存,词人回首往事,心中五味杂陈。他渴望回到那熟悉的江南之路,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只能在梦中寻找那份宁静与美好。
词中“华胥知谁何处”一句,借用了华胥国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世界或美好梦境的向往。吴娘荡漾的波影与鹭鸟的来去,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却也映照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在追寻与回忆之间,词人找到了一种新的寄托——品茗、调琴、吟诗,这成为了他与过去的连接,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结尾处,“望帝伤春,避戎话夜”,既是对春天美景的怀念,也是对避世生活的向往,同时暗含着对战争的无奈与逃避。词人在这样的生活中寻找着自己的道路,尽管旧游难以复返,但他并未完全放弃希望,而是以一种更加内省和自我疗愈的方式,继续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复杂的心境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嫁女楚楚造漆器,中人之家所有事。
是第不为吴隐之,乃援象箸王杯例。
趣焚之火持急装,徒步南登太守堂。
堂上抡杖下堂詈,十二围腰倒平地。
匍伏受责起牵衣,苦留不住飘然归。
徽州固是脂膏地,尔母瘠民吾乐饥。
何哉石城邹吏目,以言谪官饭不足。
其父来视之,怒其不养捶之哭。
两家义方非中庸,中庸之道惟痴聋。
使君慷慨青云客,落落英标世无匹。
朱晖行业自传家,刘晏才猷本经国。
昨者辞天下紫廷,手持尺一东南行。
轺车驿路驱甘雨,旌旆江天拂使星。
东南列郡疮痍积,遗黎半已沟中瘠。
使君催科静不扰,蔼蔼温言宛仁恻。
四野欢腾众相语,卧安衽席由慈母。
徵书忽报日边来,狂走吴侬泪如雨。
山人病卧茅茨下,草深穷巷无车马。
君行驻节款寒斋,坐语藜床意倾写。
九月霜华落岸枫,苍然秋色满江东。
送君官道临当发,浩歌怅望高天鸿。
兹行会献公车牍,应知重为苍生哭。
囊封愿与缀新图,丹青遍写逃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