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亡春秋作,仲尼盖苦心。
空言恐难托,指事著以深。
大义炳如日,万古仰照临。
凤鸟久不至,楚狂乃知音。
愁来不得语,起坐弹吾琴。
诗亡春秋作,仲尼盖苦心。
空言恐难托,指事著以深。
大义炳如日,万古仰照临。
凤鸟久不至,楚狂乃知音。
愁来不得语,起坐弹吾琴。
这首诗出自元代诗人赵孟頫的《古风十首》之首篇。诗中以孔子为引子,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怀念。开篇“诗亡春秋作,仲尼盖苦心”点明了诗在历史中的重要性,以及孔子编纂《春秋》时的艰辛与用心。接着“空言恐难托,指事著以深”则强调了通过具体事件来阐述道理的重要性,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大义炳如日,万古仰照临”运用比喻手法,将大义比作太阳,寓意其光明普照,永恒不灭。这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价值的肯定和对其深远影响的认同。“凤鸟久不至,楚狂乃知音”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当下的文化缺失与知音难觅的感慨。
最后,“愁来不得语,起坐弹吾琴”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只能通过弹琴来抒发情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情缅怀和对现实文化的反思。
九灵山人泛东海,《麦秀》《黍离》歌慷慨。
席帽山人隐吴门,残山剩水声常吞。
二子不仕亦不死,惟有子中所为极难耳。
江西复,广东破,变姓名,北山卧。
弃妻子,浮江湘,足已折,身难藏。
使者来,引鸠觞,辞亲友,歌《七章》。歌《七章》,悲元亡。
呜呼,元亡乃有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