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台郎滞尔身,白头重作岭南人。
祗缘汲黯忧时切,不信虞翻骨相屯。
十载台郎滞尔身,白头重作岭南人。
祗缘汲黯忧时切,不信虞翻骨相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陆粲为陈太仆蔡被贬至海阳任教而作的送别诗。通过“十载台郎滞尔身,白头重作岭南人”两句,描绘了陈太仆蔡在官场中长期滞留,如今再次被贬至偏远的岭南地区,形象地展现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无奈。接着,“祗缘汲黯忧时切,不信虞翻骨相屯”两句运用典故,汲黯和虞翻都是历史上因直言进谏而遭遇贬谪的官员,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陈太仆蔡忠诚于国事、直言不讳的敬佩,同时也暗示了仕途的险恶与命运的无常。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蕴含着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思。
韬庵功名士,文字兴不浅。
少年负盛望,腾跃至贵显。
中间忽垂翼,在野久偃蹇。
六十方还朝,乃复丁国变。
仓皇作遗老,耄及志未展。
一生若三世,老眼差自遣。
石交惟黄斋,极意为论辩。
何至抑忍堪,相轻似微褊。
其诗必可传,五言晚尤善。
和章兼细楷,重叠盈箧衍。
衔悲检残墨,驹隙馀一泫。
安吴矜其书,自诡已入圣。
攘之实高弟,孔颜隐相命。
此图名如愚,不违意可并。
一时号复古,秘诀擅拨灯。
援碑强入帖,惝况说难罄。
吾观古书体,风气各自胜。
学之得形似,要亦近其性。
谁能受束缚,一一待指證。
不如尽扫去,纵笔且乘兴。
何须凿妍丑,今日我为政。
袖中有谏书,不顾上怒喜。
直声虽如雷,贪墨殊未止。
史鱼事无道,伯玉耻君子。
心肠一木石,面目安能改?
缘何独佞佛,正坐文字美。
结习不易除,觉痒因有技。
以经名其室,意特重唐楷。
谁能白世尊,何以置此士?
欲识坚牢神,现身祇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