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欺我又三秋,抑郁犹能隐市楼。
不饮而狂应胜醉,违人谁伴亦成游。
亢龙用九曾何悔,旅燕随阳岂自谋。
见说战场丛菊在,归心一放忽难收。
西风欺我又三秋,抑郁犹能隐市楼。
不饮而狂应胜醉,违人谁伴亦成游。
亢龙用九曾何悔,旅燕随阳岂自谋。
见说战场丛菊在,归心一放忽难收。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九日》。诗人以深秋的西风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都市中压抑却坚韧的心情。"西风欺我又三秋",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压力的无奈与苦涩。他选择在不饮酒的状态下保持清醒,认为这样可能比醉酒更能应对孤独和违逆,"不饮而狂应胜醉,违人谁伴亦成游"。
诗人进一步借"亢龙用九"的典故,表达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仍试图保持高洁品格的决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漂泊无依。"旅燕随阳岂自谋",以离群的旅燕自比,揭示了内心的孤寂和对温暖的向往。最后,诗人提及战场上的菊花,这可能是对战争的隐喻,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思乡之情的难以抑制,"见说战场丛菊在,归心一放忽难收"。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内心归宿的深深追寻。
停挠蜀山头,梦入蜀冈尾。
浙东之淮东,行役于焉始。
蜀道邈三峨,迢迢六千里。
蚕丛与鱼凫,寥天阻南纪。
岂有风马牛,而忽通神髓。
命名自独峰,附会真无理。
吁嗟蜀道难,不独三峨里。
何如卧蜀山,饱看江霞绮。
五岳昨溘逝,宿德怅其亡。
凄凉鱼子兰,有泪湿苍茫。
勾馀老耆宿,谁为鲁灵光。
岿然南皋子,忽告病匡床。
慗遗仅一老,何堪三尸戕。
晨起闻西邻,置酒酹天香。
天香老愈健,金粟发寒芒。
舂容饱春露,磅礴凌秋霜。
人生但如此,百岁长昂藏。
俄传曳杖声,矍铄犹故常。
须眉稍清瘦,神爽倍飞扬。
读我南雷碑,意气不可当。
西瞻长庚星,荧荧照此堂。
莫听山阳笛,且罄嗑嗑觞。
吾家先宫詹,湖上集群公。
峨峨施都督,裘带泰芳踪。
将军不好武,雅歌酬诗筒。
书法犹入神,滇海红云红。
佳节殉亳社,良不负阿翁。
可怜故里第,书画随飘蓬。
犹馀残竹林,髣髴溯清风。
所幸佳宅相,尚贮墨妙浓。
阶前老书带,葱翠一百弓。
于今已三世,春秋享祀丰。
吁嗟此书带,故国遗臣封。
莫视作小草,行与乔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