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议成,兵革偃,清凉居士时策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和平到来后,战争停止,人们生活回归平静的景象。"和议成"意味着通过谈判或协议,冲突得到了解决,国家之间或内部的争端得以平息。"兵革偃"则形象地描述了武器被收起,军队解散,象征着战争的结束。"清凉居士时策蹇"则是对一位隐居者在和平时期悠闲生活的描绘,"清凉居士"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其他隐逸之士,"策蹇"意为骑着跛足的驴子,这里用来形容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赞美,以及在和平环境下人们能够过上宁静生活的美好愿景。它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和谐与个人自由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侄孙炳以东野农歌一编来细读足以起予七言有汲水灌花私雨露临池叠石幻溪山草欺兰瘦能香否杏笑梅残柰俗何似此两联皆自出新意自可传世然言语之工又未足多其体格纯正气象和平为可喜余非谀言自有识者因题其卷末以归之
吾宗有东野,诗律颇留心。
不学晚唐体,曾闻大雅音。
霜空孤鹤唳,云洞老龙吟。
群噪无才思,昏鸦自满林。
宝山寺寒食次韵和阆翁
绿阴啼鸟春将老,古寺垂杨日未西。
客子欲归风满袖,桃花无语水流溪。
有人蔬笋忘饥渴,何处松楸杂笑啼。
准拟一时僧榻畔,诗翁题后更谁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