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俭者不贪,此理夫人晓。
世服王阳廉,怪奢何颠倒。
既为奢人妻,奚至窃啖枣。
树完去妇还,无乃太饰矫。
惟俭者不贪,此理夫人晓。
世服王阳廉,怪奢何颠倒。
既为奢人妻,奚至窃啖枣。
树完去妇还,无乃太饰矫。
这首诗以“惟俭者不贪”开篇,引出对社会风气的反思。通过对比“世服王阳廉”与“怪奢何颠倒”的现象,揭示了人们对于节俭与奢侈态度的转变。接着,诗人以“既为奢人妻,奚至窃啖枣”这一具体事例,讽刺了富家女子因贪婪而堕落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最后,“树完去妇还,无乃太饰矫”表达了对这种过分矫饰行为的质疑和批判,呼吁人们回归朴素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地反映了清代社会中节俭美德的流失以及人们对奢华生活的盲目追求,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道德警醒作用。
夹水芙容密密栽,缘溪斜立照溪开。
放教十里红将去,不尽溪流不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