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幕云收万籁沉,结瑶千尺倦登临。
七盘妙舞频挥汗,五色嘉瓜冷镇心。
极目岭梅宁止渴,拂波宫柳漫垂阴。
祇忧火解神仙骨,赖有泉声发素琴。
六幕云收万籁沉,结瑶千尺倦登临。
七盘妙舞频挥汗,五色嘉瓜冷镇心。
极目岭梅宁止渴,拂波宫柳漫垂阴。
祇忧火解神仙骨,赖有泉声发素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的生动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酷热之中寻求清凉的意境。
"六幕云收万籁沉",设想是在室内,六扇窗户紧闭,将外界的炎热与尘嚣阻隔于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封闭的空间。"结瑶千尺倦登临"则描写了诗人攀爬至高处眺望四周,或许是为了寻找一丝清风。
接下来的"七盘妙舞频挥汗,五色嘉瓜冷镇心",展示了一场舞蹈的热烈与夏日果蔬的甘美。诗人通过观赏舞蹈和品尝瓜果来缓解内心的燥热,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极目岭梅宁止渴,拂波宫柳漫垂阴"进一步延伸了避暑主题。岭上之梅与水边之柳,都是夏日清凉的象征,它们不仅为诗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让心灵得到了滋润。
最后,"祇忧火解神仙骨,赖有泉声发素琴"表达了诗人对于酷暑消散、身心得到凉爽的渴望,以及对自然之声与古琴之音的依赖。这里的"神仙骨"象征着超脱尘世的清凉境界,而"素琴"则是文化的载体,传达了诗人对于艺术所带来的宁静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热与冷、动与静的巧妙安排,构建了一幅夏日避暑的抒情画卷。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美,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情感。
西山束观閒,事岂止载笔。
为郎几黄昏,竟亦坐无术。
平生沥肝胆,辛苦忘蔗汁。
一饮不下咽,再思令人瘠。
向来活国手,试寸功倍尺。
洞庭豺虎群,使者风退鹢。
此行天近远,宣室夜虚寂。
我亦如孤云,它山或相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