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风两岸草虫声,水调邻舟动客情。
野泊梦惟江鸟见,春宵月似玉人明。
愁多怕更移香国,诗好都缘住锦城。
一卷楞严花下读,长年头上雪飞平。
温风两岸草虫声,水调邻舟动客情。
野泊梦惟江鸟见,春宵月似玉人明。
愁多怕更移香国,诗好都缘住锦城。
一卷楞严花下读,长年头上雪飞平。
这首清代毛澄的《玩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温风两岸草虫声”以轻柔的温风和两岸草丛中的虫鸣声,营造出夏日傍晚的恬静氛围。次句“水调邻舟动客情”则通过邻船的轻微摇曳,触动了诗人的情感,暗示了他的孤独与游子之情。
“野泊梦惟江鸟见”写诗人身处野外,夜晚泊船,只有江鸟入梦,反映出他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接着,“春宵月似玉人明”将明亮的春夜月色比作美人,既赞美了月光的皎洁,也寓言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愁多怕更移香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担心美好的时光易逝,如同香国(喻指美好的地方)的消失。最后一句“诗好都缘住锦城”,诗人认为自己在锦城(成都)的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得诗歌优美。
整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体现了清诗的婉约与深沉。
天眷频年惜挂冠,谁令今日远长安。
举幡莫遂诸生愿,祖帐应多行路难。
去草岂知因害稼,弹乌何事却惊鸾。
韩非老子还同传,凭仗时人品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