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韵赋梅花三首·其三》
《用韵赋梅花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云山缥缈烟水村,嫣然顾我惊离魂。

凝情不语自脉脉,旅愁易感方昏昏。

我家梁溪富泉石,雪里数株开北园。

天涯相见一笑粲,玉色不减当时温。

为君清夜不成寐,月落已见东方暾。

会栽千树遍绿野,岂羡五柳垂衡门。

临风三嗅长太息,欲辩此意还忘言。

何当归去老三径,携幼入室酒盈樽。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用韵赋梅花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与梅花相遇的情景,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云山缥缈烟水村”,以缥缈的云山和烟水环绕的村庄起笔,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为后文的梅花出场铺垫背景。

“嫣然顾我惊离魂”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姿态,仿佛在向诗人微笑,让诗人感到心灵震撼,流露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之情。

接着,“凝情不语自脉脉,旅愁易感方昏昏”两句,通过诗人凝视梅花时的神情和内心感受,展现了梅花给予人的宁静与慰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忧愁。

“我家梁溪富泉石,雪里数株开北园”两句,诗人回忆起自己家乡的美景,与眼前的梅花相映成趣,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天涯相见一笑粲,玉色不减当时温”则描绘了诗人与梅花重逢的喜悦,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梅花依然保持着那份纯洁与温暖。

“为君清夜不成寐,月落已见东方暾”表现了诗人因梅花之美而难以入眠,直到天边泛起曙光,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最后,“会栽千树遍绿野,岂羡五柳垂衡门”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憧憬,希望能在广阔的田野上种植千株梅花,远离尘嚣,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

“临风三嗅长太息,欲辩此意还忘言”则是诗人面对梅花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梅花之美的赞叹,也有对自身情感难以言表的感慨。

“何当归去老三径,携幼入室酒盈樽”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理想化构想,希望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生活充满欢声笑语。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高洁,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幽居

幽居似远林,一往觉情深。

鸟去花犹落,风来松自吟。

澹云高士志,孤月野僧心。

为爱萧疏景,移樽对夕阴。

(0)

冬日即事三首·其二

閒算今冬事,蹉跎似汎澜。

人情穷后悟,岁月病中看。

冻屋梅魂老,荒斋竹影残。

潇潇一夜雨,破衲倍增寒。

(0)

松明石井

盐波漫道没琼浆,一自坡仙过后香。

时流龙腥向海若,潜从禹穴泻天藏。

霜空石瘦巢由饮,潮落文回织女章。

谁识行人心独恻,聊吹松火拂茗汤。

(0)

夜过

皎月待门门不开,云房隙火照疏梅。

杖声时共霜花落,莫认高松子打苔。

(0)

题邢都宪公坊

仰止高风迥异群,遗坊长与晓光分。

百年事业留双柱,独凛秋霜傲碧云。

(0)

送周父母之泗洲

五年迎刃已如斯,谁谓时艰不可为。

令是神仙聊作守,化成文俗且行师。

风清去李兼无鹤,地遍谣衢剩有碑。

圣主悬知汤沐重,玺书劳问更何之。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