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心谢城市,隐几自峰峦。
广袖儒仙服,高檐大隐冠。
遂将乘兴去,无那早春寒。
稍待东风暖,登临寄一欢。
冥心谢城市,隐几自峰峦。
广袖儒仙服,高檐大隐冠。
遂将乘兴去,无那早春寒。
稍待东风暖,登临寄一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春日里的心境与行动,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味和对自然的亲近。首句“冥心谢城市”,诗人以“冥心”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深沉,选择远离喧嚣的都市生活,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接着,“隐几自峰峦”,他依靠着山峰,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山林间的宁静与和谐。
“广袖儒仙服,高檐大隐冠”,这两句通过服饰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隐逸形象。广袖儒仙服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气质,高檐大隐冠则暗示着对世俗的超越与隐居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装扮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风格,也反映了他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认同与追求。
“遂将乘兴去,无那早春寒”,表达了诗人决定随兴而行,尽管面对着早春的寒冷,但内心的喜悦与对自然的热爱足以克服一切困难。这种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最后,“稍待东风暖,登临寄一欢”,诗人期待着春风的到来,那时他将再次登高远望,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欢愉。这一句不仅预示了春天的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红尘笑罢宴红云,二百余载荔子繁。
十国祇知汉花坞,晚唐谁忆咸通园。
咸通岭南郑节度,风流曾见诗人言。
曹松陪游老文笔,丹砂湿湿霞轩轩。
前此英词接扶荔,曲江一赋传开元。
荔香曲破妃子去,贡骑不复驰中原。
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与温。
桑田有改荔林在,隐岩得地皆唐恩。
茉莉不强牡丹胜,昌华废苑成荒村。
方今承平岭海盛,夷賨十倍唐昆仑。
贡献屏绝尤物贱,百蛮共仰朝廷尊。
节使公余但缓带,荔湾一任开园垣。
士民竞赴半塘社,家家画舫倾芳樽。
燕脂林外立白鹄,芙蓉塘底飞文鸳。
所惜游谈但南汉,何曾买夏唐园论。
刘家暂窃枝与叶,岂知本是仙李根。
曹诗岿然见文苑,古园不泯因诗存。
喜从新构得陈迹,社诗千首题园门。
诗人精魄自千古,一亭便可乾与坤。
更向梦徵追老杜,试擘重碧轻红痕。
《唐荔园》【清·阮元】红尘笑罢宴红云,二百余载荔子繁。十国祇知汉花坞,晚唐谁忆咸通园。咸通岭南郑节度,风流曾见诗人言。曹松陪游老文笔,丹砂湿湿霞轩轩。前此英词接扶荔,曲江一赋传开元。荔香曲破妃子去,贡骑不复驰中原。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与温。桑田有改荔林在,隐岩得地皆唐恩。茉莉不强牡丹胜,昌华废苑成荒村。方今承平岭海盛,夷賨十倍唐昆仑。贡献屏绝尤物贱,百蛮共仰朝廷尊。节使公余但缓带,荔湾一任开园垣。士民竞赴半塘社,家家画舫倾芳樽。燕脂林外立白鹄,芙蓉塘底飞文鸳。所惜游谈但南汉,何曾买夏唐园论。刘家暂窃枝与叶,岂知本是仙李根。曹诗岿然见文苑,古园不泯因诗存。喜从新构得陈迹,社诗千首题园门。诗人精魄自千古,一亭便可乾与坤。更向梦徵追老杜,试擘重碧轻红痕。
https://shici.929r.com/shici/BUdmXSC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