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面胡沙满目尘,相逢都是转蓬身。
十年边塞家无信,二月关山草不春。
逐队惟调鏖战马,盼归应念倚闾人。
夜深未敢登台望,多恐青枫化鬼燐。
满面胡沙满目尘,相逢都是转蓬身。
十年边塞家无信,二月关山草不春。
逐队惟调鏖战马,盼归应念倚闾人。
夜深未敢登台望,多恐青枫化鬼燐。
这首诗《征人怨》(其一)由清代诗人多隆阿所作,描绘了边疆战士远离家乡、长期征战的艰苦生活与思念之情。
首联“满面胡沙满目尘,相逢都是转蓬身”,以形象的比喻描绘出边疆战士在恶劣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胡沙和尘土象征着战场的残酷与环境的恶劣,而“转蓬”则比喻战士们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四处流浪,无定所,表达了战士们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生活境遇。
颔联“十年边塞家无信,二月关山草不春”,进一步揭示了战士们长期在外、与家人失去联系的痛苦。十年的边塞生活,使得战士们与家乡的联系中断,无法得到家人的音讯,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心灵上的孤独与煎熬。同时,“二月关山草不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战士们生活环境的严酷与荒凉,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边疆却显得格外萧瑟。
颈联“逐队惟调鏖战马,盼归应念倚闾人”,描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艰苦训练、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逐队调马,意味着战士们时刻准备着投入战斗,而“倚闾人”则指家中等待亲人归来的亲人,表达了战士们对家人的深切挂念。
尾联“夜深未敢登台望,多恐青枫化鬼燐”,则是对战士们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揭示。深夜时分,战士们不敢轻易登高远望,生怕看到家乡的景象,引发对亲人的思念与痛苦。这里“青枫化鬼燐”是一个凄美的意象,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也暗含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对生命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力和历史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