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剔得古井,事半功倍蒇。
居然一亩池,岩腰镜光展。
小阁俯其上,每来兴不浅。
爱临绮縠披,那闻辘轳转。
激行虽有时,就下固无舛。
所以子舆氏,示人曰性善。
疏剔得古井,事半功倍蒇。
居然一亩池,岩腰镜光展。
小阁俯其上,每来兴不浅。
爱临绮縠披,那闻辘轳转。
激行虽有时,就下固无舛。
所以子舆氏,示人曰性善。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亩鉴室”的独特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清幽雅致的环境和蕴含的哲理意味。
首句“疏剔得古井,事半功倍蒇”以“古井”为切入点,暗示了此处的古老与深邃,同时也表达了通过精心的清理与布置,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隐喻了在生活或学习中,精简与专注的重要性。
接着,“居然一亩池,岩腰镜光展”描绘了一方小巧精致的池塘,位于岩石的腰间,水面如同镜子般反射出光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静。
“小阁俯其上,每来兴不浅”描述了一座小巧的阁楼坐落在池塘之上,每当人们来到这里,都会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激发起内心深处的愉悦与感慨,体现了此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触动。
“爱临绮縠披,那闻辘轳转”进一步描绘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美景,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织锦之中,而不会听到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喧嚣,强调了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地方。
“激行虽有时,就下固无舛”则以水的流动为例,说明事物的发展有时会遇到阻碍,但只要方向正确,最终都能顺利前行,寓意着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只要坚持正确的道路,总会有所收获。
最后,“所以子舆氏,示人曰性善”引用了孟子(子舆氏)的观点,即人性本善,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善良与正直,通过这样的环境和思考,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和谐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亩鉴室”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反思自我,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善良。
君家远祖封留侯,赤松有道曾从游。
神仙一得遂高举,乌兔来往三千秋。
东吴衍派见孙子,古心古貌追前脩。
庵居小结趣雅淡,荣辱两忘无外求。
吴天万里照南极,蒖草丁叶庭前抽。
蟠桃开宴庆初度,□节翠旗来十洲。
辟尘有迟辟寒玉,光彩绚□珊瑚钩。
别有仙翁□白兔,不惟老子骑青牛。
金盘献果服饵后,稳驾玄鹤骖苍虬。
青松化石石不烂,沧海生尘尘自浮。
麻姑订约几时到,分付老人重下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