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寺多高树,凉天忆重游。
磬过沟水尽,月入草堂秋。
穴蚁苔痕静,藏蝉柏叶稠。
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
僻寺多高树,凉天忆重游。
磬过沟水尽,月入草堂秋。
穴蚁苔痕静,藏蝉柏叶稠。
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僧寺图景。开篇“僻寺多高树,凉天忆重游”两句,以高大古老的树木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怀念。
接下来的“磬过沟水尽,月入草堂秋”则通过“磬过”这一动作,将听觉和视觉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时间流逝的声音效果。同时,“月入草堂秋”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宁静画面,其中“草堂”暗示了一个简单而自然的居所。
在“穴蚁苔痕静,藏蝉柏叶稠”中,“穴蚁”、“苔痕”、“藏蝉”、“柏叶稠”等词汇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态丰富、生命力旺盛但又极其宁静的微观世界。
最后两句“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无限向往和渴望,尤其是对嵩山这样的圣地有着深厚的情感。这里的“早晚”暗示了一种迫切的心情,无论何时,都希望能够踏足那片心中的圣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