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僧子温画水墨蒲萄》
《题僧子温画水墨蒲萄》全文
宋 / 周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袅袅多应半熟时,落斜高挂冷攒枝。

分明记得山窗下,一架寒藤带雨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wēnhuàshuǐtáo
sòng / zhōu

niǎoniǎoduōyìngbànshúshíluòxiégāoguàlěngzǎnzhī

fēnmíngshānchuāngxiàjiàhánténgdàichuí

翻译
大概是在果实快要成熟的时候,它们斜斜地挂在枝头,显得冷清孤单。
我清楚记得在山窗下,有一架挂着雨珠的藤蔓,显得格外清寒。
注释
袅袅:形容物体轻轻摇曳的样子。
半熟时:果实快要成熟的时候。
落斜:斜斜地落下。
高挂:挂在高处。
冷攒枝:孤单地挂在枝头。
分明:清楚记得。
山窗下:山中的窗户下面。
一架:一丛或一排。
寒藤:寒冷季节里的藤蔓。
带雨垂:挂着雨珠。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僧人子温所画的水墨葡萄图。"袅袅多应半熟时",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形容葡萄饱满且即将成熟的状态,"袅袅"既写出葡萄串的下垂之态,又暗示其丰满圆润。"落斜高挂冷攒枝"进一步描绘葡萄悬挂在枝头的画面,"落斜"形象地刻画出葡萄串并非直直下垂,而是微微倾斜,"冷攒枝"则暗示了画面的静谧与秋意。

"分明记得山窗下",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山中禅房的窗户前,看到这幅画作,画面仿佛将他带回那个宁静的时刻。"一架寒藤带雨垂",通过"寒藤"和"带雨"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葡萄的湿润感,也烘托出一种清冷而诗意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画中的雨滴轻轻打在葡萄上的那份清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画中葡萄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喜爱以及对静谧山居生活的怀念,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周弼
朝代:宋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猜你喜欢

寿懒庵赵先生十首·其五

嘉师固秉彝,祥刑尽生德。

惠文恣弹治,此意谁复识。

雨露既天覆,刀剑亦俗革。

活人不言功,所愿长我国。

(0)

解蹀躞

岸柳飘残黄叶,尚学纤腰舞。

谢他终日,亭前伴羁旅。

无奈历历寒蝉,为谁唤老西风,伴人吟苦。闷无绪。

记得芙蓉江上,萧娘旧相遇。

如今憔悴,黄花惯风雨。

把酒东望家山,醉来一枕闲窗,梦随秋去。

(0)

伤情怨/清商怨

南枝春意正小。篱菊都荒了。

帐底孤灯,夜来还独照。沙洲烟翠渺渺。

谢塞鸿、频带书到。笑捻梅花,今年开较早。

(0)

山中吟·其一

平生独爱山,日日频跻攀。

自得山中趣,结庐万山间。

(0)

暮春

柳外宫莺啭晓寒,万花开尽正春残。

沉香亭北栏干曲,独抱琵琶看牡丹。

(0)

蒙示黄礀佳诗三读钦羡辄继韵仰报嘉赐

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

岂知公偷闲,临水照缨绂。

虽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傥或似山阴,清流可共祓。

贪德实以济,行地不郁郁。

赵洛与陶丘,相比亦彷佛。

解后逢公赏,一洗伏流屈。

可爱不可唾,众议那可咈。

彼是公馀波,本来非俗物。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