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多应半熟时,落斜高挂冷攒枝。
分明记得山窗下,一架寒藤带雨垂。
袅袅多应半熟时,落斜高挂冷攒枝。
分明记得山窗下,一架寒藤带雨垂。
这首诗描绘的是僧人子温所画的水墨葡萄图。"袅袅多应半熟时",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形容葡萄饱满且即将成熟的状态,"袅袅"既写出葡萄串的下垂之态,又暗示其丰满圆润。"落斜高挂冷攒枝"进一步描绘葡萄悬挂在枝头的画面,"落斜"形象地刻画出葡萄串并非直直下垂,而是微微倾斜,"冷攒枝"则暗示了画面的静谧与秋意。
"分明记得山窗下",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山中禅房的窗户前,看到这幅画作,画面仿佛将他带回那个宁静的时刻。"一架寒藤带雨垂",通过"寒藤"和"带雨"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葡萄的湿润感,也烘托出一种清冷而诗意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画中的雨滴轻轻打在葡萄上的那份清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画中葡萄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喜爱以及对静谧山居生活的怀念,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
岂知公偷闲,临水照缨绂。
虽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傥或似山阴,清流可共祓。
贪德实以济,行地不郁郁。
赵洛与陶丘,相比亦彷佛。
解后逢公赏,一洗伏流屈。
可爱不可唾,众议那可咈。
彼是公馀波,本来非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