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上晚归》
《湖上晚归》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登山泛水两相宜,船后轻舆更使随。

一径晴岚深见寺,千寻悬瀑下通陂。

鸟迷树影归林乱,云恋湖阴入岫迟。

欲向空潭延月色,穿桥夜坐放生池。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上晚归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泛水的乐趣,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美景。首句“登山泛水两相宜”,开篇即点出活动的双重乐趣,登山与泛水,两者结合,自有一番风味。接着,“船后轻舆更使随”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只之后,轻便的轿子跟随其后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一径晴岚深见寺,千寻悬瀑下通陂”两句,进一步展开画卷。晴朗的山间雾气中,隐约可见寺庙的身影,而远处的瀑布则从高处倾泻而下,流入低洼之处,形成一幅动与静、远与近交织的画面。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鸟迷树影归林乱,云恋湖阴入岫迟”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天空与地面的互动。鸟儿在树影中迷失方向,似乎在寻找归宿;云彩却依恋着湖边的阴凉,迟迟不愿离去,仿佛在享受这份宁静。这两句通过动物和天气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

最后,“欲向空潭延月色,穿桥夜坐放生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他希望在夜晚的空潭边,欣赏月光洒落水面的美景,甚至愿意在桥上坐着,静静地观察放生池中的生物,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喜爱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沁园春.泉南作

自入闽关,形势山川,天开两边。

见长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泼黛,万马回旋。

石磴盘空,天梯架壑,驿骑蹒跚鞭不前。

心无那,恰鹧鸪声里,又听啼鹃。区区仕宦谁怜。

道有志、从来铁石坚。

但长存一片,忠肝义胆,何愁半点,瘴雨蛮烟。

尽卷南溟,不供杯杓,得逐斯游岂偶然。

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传。

(0)

次韵高子勉十首·其十

沙上步微暖,思君剩欲招。

蒌蒿穿雪动,杨柳索春饶。

枉驾时逢出,新诗若见撩。

樽前远湖树,来饮莫辞遥。

(0)

少林寺诗

禅老家风古少林,道场遗迹蔽烟岑。

山遮石脚斜阳早,云碍钟声出谷深。

只履度关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

欲知苗裔能传法,柏树犹明圣主心。

(0)

十离诗.犬离主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

无端咬著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0)

次邓州界

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

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

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

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0)

鲁中送从事归荥阳

故园衰草带荥波,岁晚知如君思何。

轻橐归时鲁缟薄,寒衣缝处郑绵多。

万人都督鸣骝送,百里邦君枉骑过。

累路尽逢知己在,曾无对酒不高歌。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