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相公发益昌》
《奉和相公发益昌》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相国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0)
注释
相国:宰相,指高级官员。
临戎:率军,准备作战。
帝京:京城,指国家首都。
拥麾:指挥军队,麾指军旗。
持节:手持符节,象征皇帝授予的权力。
横行:任意驰骋,这里指远征。
剑阁:地名,险峻的关隘。
云随马:形容行军之高峻快速,云似乎跟着马跑。
夜渡:夜晚过河。
巴江:泛指四川境内的河流。
雨洗兵:雨水洗净了士兵和武器。
山花万朵:形容花开繁盛,迎接贵宾。
征盖:征战时的车盖,代指将领。
川柳:河边的柳树。
去旌:离去的旗帜,指军队离开。
暂到蜀城:暂时到达蜀地的成都。
应计日:应该计算着归期,意即不久将返回。
明主:贤明的君主。
持衡:比喻掌握国家大权,维持平衡。
翻译
宰相率军离京城,手持符节远征行。
清晨剑门云绕马,夜间渡过巴江雨洗战士身。
万千山花迎接他的车盖,江岸千条柳丝轻拂离去的旗。
暂时停留蜀地应数着日子,要知道圣上正期待他平衡全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出征的壮丽场景,展现了古人对边塞将士的崇高敬意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切。开篇“相国临戎别帝京”,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及其离别都城的情景,“拥麾持节远横行”则展示了将军手握兵权,肩负重任,英姿飒爽的形象。

接下来,“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通过对日夜行动的描写,表现出将士们不畏艰险、迅速进军的情状。其中“剑阁”、“巴江”等地名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和地域特色。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则是通过自然景物来烘托将士们的英勇气概。这里的“山花”、“川柳”不仅美化了战争环境,更象征着民众对英雄将士的欢送和赞誉。

结尾的“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表达了对君主英明决策的期待,以及对将领能够恰当把握时机、平衡战局的信心。这里的“蜀城”指的是四川地区,而“明主待持衡”则是诗人对于最高统治者的敬仰和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将军出征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注,以及对英雄将士英勇气概的赞美。语言雄健、意境辽阔,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激情的战歌。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寄王道源

南来趋斗禄,出处最分明。

不受吏尘触,常依古道行。

宦情云样薄,心事水边清。

待洗巢由耳,攲风听凤鸣。

(0)

和刘后村杂兴·其十

当日曾弹贡禹冠,悬知出处独今难。

宁将退翮翔千仞,谁肯模棱持两端。

风雨笔头犹老健,江湖吟鬓未凋残。

十篇话破平生事,留与时人作样看。

(0)

雪中杂兴四首·其四

穷通俱莫问,久远是前程。

涉世事多俗,吟诗人较清。

论心欠兰友,知己有梅兄。

不被虚名缚,江湖得散行。

(0)

侨寄山居霍然几月凡见之于目闻之于耳者辄缀成绝句名之曰田园杂兴非敢比石湖聊以写一时闲适之趣云尔·其八

漠漠轻烟护鹊巢,杨花无赖矗天高。

粼粼白水秧畴满,省却年时灌溉劳。

(0)

晓枕听禽言

山鸟不知名,窗前作意鸣。

自言还自答,终始一般声。

(0)

和宫怨

斜日倒穿龙尾道,杨柳半枯秋色老。

翠华西幸华清宫,长门落叶无人扫。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