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存溪石高嵯峨,汉字漫灭新镌讹,台非旧筑行人过。
赤帝当年布衣起,老妪悲啼白龙死,芒砀生云凝夜紫。
一朝花发咸阳春,老剑磨血消京尘,归来故里天上人。
千古斜阳愁色里,草没荒城狐掉尾,不信英雄化为鬼。
碑存溪石高嵯峨,汉字漫灭新镌讹,台非旧筑行人过。
赤帝当年布衣起,老妪悲啼白龙死,芒砀生云凝夜紫。
一朝花发咸阳春,老剑磨血消京尘,归来故里天上人。
千古斜阳愁色里,草没荒城狐掉尾,不信英雄化为鬼。
这首诗描绘的是歌风台的遗迹,通过碑石的古老和汉字的磨损,传达出历史的沧桑感。"台非旧筑行人过"暗示了台榭虽非原貌,但行人依旧络绎不绝,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人事的更迭。
诗人借古喻今,提及赤帝(传说中的汉高祖刘邦)以布衣身份崛起,白龙的死亡和芒砀山的风云变幻,象征着英雄的传奇和命运的无常。"一朝花发咸阳春"则象征着历史的轮回,即使英雄如刘邦,也难逃岁月的洗礼。
"老剑磨血消京尘"一句,剑代表英雄的锐气,磨血消尘则寓意其征战的艰辛和功业的辉煌。"归来故里天上人"则表达了对英雄归隐田园的想象,犹如神仙般超脱尘世。
最后,诗人感慨"千古斜阳愁色里",夕阳下的荒城和狐狸的动作,渲染出一种凄凉和哀愁的气氛,表达了对英雄终将逝去、化为鬼魅的深深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和变迁的深刻反思。
白发无情不我饶,东风杨柳自新条。
蓬莱弱水舟难到,阊阖青云路本遥。
晚景生涯何转拙,早年豪气已俱消。
闭门只是听春雨,连及莺花也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