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岩树古绿阴森,朴室悠然称道心。
开著近西窗远望,西山也见翠微深。
倚岩树古绿阴森,朴室悠然称道心。
开著近西窗远望,西山也见翠微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诗人以“倚岩树古绿阴森”开篇,通过“古绿阴森”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片古老的森林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原始与深邃。接着,“朴室悠然称道心”一句,点明了此处不仅是自然之美的所在,更是一个心灵得以安放、与道相契的空间。朴室,暗示着简朴与纯粹,与外界的喧嚣隔绝,让人的心灵得以平静。
“开著近西窗远望,西山也见翠微深。”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从室内向外望去,可以看到远处的西山,那里的绿色层次分明,深邃而富有生机。这种远眺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象征着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内心深处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诗中的“翠微”一词,既指山色之美,也暗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洁的意境。
威凤集阿阁,所不矜爪咮。
饥鸱得腐鼠,不敢啄瓦窦。
有时脱翔去,鸱啄当正昼。
饱能出妖声,呼起百怪斗。
有狐毳九尾,有蛇岐两首。
一足夔跃跃,四目蒙贸贸。
鸱如啄不已,实恐颠载覆。
仰吁太古帝,长使凤居守。
费将心力治斋居,细竹移来叶尚疏。
雪白蛎光铺槅眼,鸦青布色染帘裾。
规模别出经营外,景物新呈晦没余。
髹壁正防童稚污,粉墙还待友朋书。
今宵才是题诗起,此席方为宴客初。
前郭后村无旷地,相过莫怪不宽舒。
宋人写梅工染地,染出疏花得花意。
寒枝点缀纵复横,宛在江村立烟际。
元人写梅铁作圜,千玉万玉相联拳。
天机浅深各有态,三昧定属何人传。
忽拭此图真宋手,入眼丹青未能有。
凉风未觉生衣襟,古月犹疑照窗牖。
断缣残墨惊海棠,当时价抵千金强。
几人豪夺几悬购,完璧乃归君子堂。
多君家在毗陵住,高洁平生似梅树。
秀餐亭上岁寒盟,时约花神共来去。
我今归卧新安山,暗香正绕清溪湾。
北河冰坚未成往,春梦夜落松筠间。
补之不作林逋老,红绿纷纷竞妍好。
愧无佳句慰幽芳,三复莓苔被花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