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其五》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其五》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车何日劳师还,二圣归来喜见颜。

乞得此身终芰制,乱山茅屋两三间。

(0)
注释
出车:出征的军队。
劳师:使军队劳累。
还:返回。
二圣:指两位重要的君主或圣人。
归来:回归。
喜见颜:见到喜悦的面容。
乞得:希望得到。
此身:这一生。
终:最终。
芰制:菱叶编织的简朴衣物,象征简朴生活。
乱山:杂乱的山峦。
茅屋:用茅草盖的小屋。
两三间:只有两三间。
翻译
什么时候才能让军队班师回朝,两位圣主归来,我们都能看到喜悦的面容。
我希望能过上简单的生活,住在几间简陋的茅屋里,周围是乱山环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

“出车何日劳师还,二圣归来喜见颜。”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期待与喜悦的情景。“出车何日”指的是期盼着某一天能结束奔波,回到家乡。这里的“劳师”可能是对朋友的一种尊称或亲昵之语,表明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渴望共度时光的迫切心情。“二圣归来喜见颜”则暗示着诗人期待着与敬仰的人物重逢,享受那份久别重逢的喜悦。

“乞得此身终芰制,乱山茅屋两三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乞得此身”意味着请求得到这样的机会,“终芰制”则是希望能够永远过上这种简朴自在的生活。最后,“乱山茅屋两三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目中理想居所的样子,隐逸于自然之中,享受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归隐和友情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其五浪淘沙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0)

天长久词·其一

玉砌红花树,香风不敢吹。

春光解天意,偏发殿南枝。

(0)

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其一

君家山头松树风,适来入我竹林里。

一片新茶破鼻香,请君速来助我喜。

莫合九转大还丹,莫读三十六部大洞经。

闲来共我说真意,齿下领取真长生。

不须服药求神仙,神仙意智或偶然。

自古圣贤放入土,淮南鸡犬驱上天。

白日上升应不恶,药成且辄一丸药。

暂时上天少问天,蛇头蝎尾谁安著。

(0)

立秋日悲怀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

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

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

更伤春月过,私服示无缞。

(0)

寒食

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綵绳拂花去,轻毬度阁来。

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

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

(0)

春日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

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

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