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黄矶锦不如,故人家傍武昌居。
蒲生太守裁鞭后,竹拥郎官赐管馀。
遣兴几篇司马赋,衔冤一纸乐羊书。
楚材堪已推三晋,那得长悬刺史车。
赤壁黄矶锦不如,故人家傍武昌居。
蒲生太守裁鞭后,竹拥郎官赐管馀。
遣兴几篇司马赋,衔冤一纸乐羊书。
楚材堪已推三晋,那得长悬刺史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怀蒲圻魏使君(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怀念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官职与才华的敬佩。
首句“赤壁黄矶锦不如”,以赤壁和黄矶的壮丽景致为背景,暗示友人所在之地的优美,但又以“锦不如”表达出对友人品格或成就的更高评价。接着“故人家傍武昌居”,点明友人的居住地,武昌在古代是文化繁荣之地,此处暗含对友人生活环境的赞赏。
“蒲生太守裁鞭后,竹拥郎官赐管馀”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蒲草和竹子,以及历史典故,来象征友人的身份和成就。蒲草可能暗指友人曾担任过太守,而竹子则可能代表了友人在文学或艺术上的造诣,以及朝廷对其才华的认可。
“遣兴几篇司马赋,衔冤一纸乐羊书”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肯定,司马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相如,乐羊则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这里借用他们的典故,赞扬友人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抒发情感,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冤屈,但依然能保持高洁的品性。
最后,“楚材堪已推三晋,那得长悬刺史车”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推崇,并希望友人能继续在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待,希望能够长久地保持其官职,为百姓谋福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环境、身份地位、文学才华及未来期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才华与理想的珍视。
圣人既已没,圣道遂不传。
异端壅正途,榛塞踰千年。
大儒起相承,辟之斯廓然。
濂溪回北流,伊洛开洪源。
学者有适从,披云见青天。
我生虽多难,闻道早有缘。
中岁苦病目,不得深穷研。
梁君河东秀,意气凌孤骞。
探道得奥阃,辩说如河悬。
所知非苟知,而亦允蹈焉。
出入口耳者,彼我奚足言。
却来自秦京,过我汾水边。
未几复言别,长途北之燕。
行看奋六翮,高举凌云烟。
功成名遂后,归老河之湍。
相从讲圣学,与子长周旋。
河流宿层冰,山有太古雪。
翩翩有客来,老面黑于铁。
盘盘胸臆间,犹挂太华月。
不肯下贵势,便欲叫双阙。朔寒衣裳单,路远马䠥?。
昔人丈夫事,肝胆不可越。
我歌送君行,歌声何激烈。
悲风为我起,酒行歌半阕。
望君青云端,何恤远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