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丝豪竹弄新声,绛蜡光分绮席明。
投辖已?厌此夕,飞觥何惜到残更。
酒酣风月胸中满,诗就云烟纸上生。
忆昔洪都高客赋,独誇王勃最先成。
繁丝豪竹弄新声,绛蜡光分绮席明。
投辖已?厌此夕,飞觥何惜到残更。
酒酣风月胸中满,诗就云烟纸上生。
忆昔洪都高客赋,独誇王勃最先成。
这首明代倪谦的诗《和王廷器检讨夕宴李挥使东轩诗三十首(其三)》描绘了一幅热闹而文雅的宴饮场景。首句“繁丝豪竹弄新声”以繁复的音乐和豪放的乐器演奏,展现了宴会的欢乐气氛和新颖的娱乐节目。"绛蜡光分绮席明"则通过红色蜡烛的光芒照亮华丽的宴席,烘托出明亮而温馨的环境。
接着,“投辖已厌此夕”表达了宾客们对这愉快夜晚的喜爱,已经不愿离去。“飞觥何惜到残更”进一步渲染了饮酒畅谈的热烈,即使夜深也不吝惜杯盏,直到夜幕将尽。诗人借酒助兴,抒发豪情,“酒酣风月胸中满”,在醉意中感受着清风明月的美好,灵感如云烟般涌现,诗句随之诞生。
最后两句“忆昔洪都高客赋,独誇王勃最先成”以历史典故收尾,回忆起往昔洪都(南昌)的文人聚会,特别提及王勃才华横溢,他的作品最先完成,以此赞美宴会中才子们的才情与风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宴会的热闹氛围以及文人们在欢聚中的才思涌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文学追求。
好诗好雨适相逢,抖尽襟怀要折冲。
自古天人无间断,宁因水旱辍良农。
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银河淡扫澄空。
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
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佳人未逢。叹此夕、与谁同。
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
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凝泪眼、泣尽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