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十一首·其九》
《竹十一首·其九》全文
唐 / 陈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茎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阑干过子猷。

(0)
注释
呼龙:比喻呼唤或召唤龙,可能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象或神秘的力量。
万里秋:形容秋天的广阔无垠。
数茎:几根,形容数量不多。
垂海:海藻垂挂的样子,可能象征大海或深渊。
六鳌愁:六只巨鳌感到忧愁,可能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困扰。
瀑布峰:指有瀑布的山峰。
云里阑干:云雾中的栏杆,象征高远或仙境。
子猷:古代诗人王徽之的字,这里代指具有高雅情操的人。
翻译
在广阔的秋天呼唤龙,几根垂下的海藻让六只巨鳌感到忧愁。
还应当在瀑布峰前种植,好让子猷能在云雾中的栏杆间穿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充满了深远的意境和情感。诗人以"呼龙万里秋"开篇,通过对高山呼唤龙气的想象,展现了秋天的辽阔与苍凉。紧接着"数茎垂海六鳌愁"则进一步渲染了景物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感慨。

"更须瀑布峰前种"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山前的瀑布旁种植竹子的愿望,这里的"更须"暗示了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而"种"则显得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贡献,也是对个人情感的寄托。

最后"云里阑干过子猷",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云里"和"阑干"都给人一种超脱世俗、达到意境自在的感觉,而"过子猷"则像是诗人的灵魂在这片竹林中自由翱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思。

作者介绍
陈陶

陈陶
朝代:唐   号:三教布衣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生辰:约公元812—约885年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
猜你喜欢

休官

欲知赵子休官了,贫似扶风马少游。

借得琴樽留待月,从教帘幕不胜秋。

自携仆出閒寻药,因载书多却买舟。

昨日老农来告我,万千乐事在西畴。

(0)

虞美人·其二刘帅生日

疏梅淡月年年好。春意今年早。迎长时节近佳辰。

看取衮衣黄发、画麒麟。酒中倒卧南山绿。

起舞人如玉。风流椿树可怜生。

长与柳枝桃叶、共青青。

(0)

谒金门·其一题扇

朱槛曲。妆浅鬓云吹绿。半尺鹅溪凉意足。

手香沾柄玉。午梦已惊难续。说与翠梧修竹。

蓬海路遥天六六。乘鸾何处逐。

(0)

雪后饮水慧聚寺

雪后山更佳,冷松及脩竹。

茫然枝上鸟,伴我梦亦熟。

阴崖得寒乳,夜半胜酒渌。

惜无同心人,共此一杯玉。

(0)

寿张守·其一

堂堂天上张公子,龙剑分光自斗牛。

海上忽归槎万里,云间未放月中秋。

才为汉殿无双手,恩到闽山第一州。

亦有人言识仙骨,只看何日议封留。

(0)

西溪湖散步

远岫平林嶂夕阳,翻涛翠麦已蒸黄。

此行莫谓无高兴,题品新诗入锦囊。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