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适田野,火云何盘盘。
农夫荷锄过,挥汗流食箪。
侧身还让畔,敬我儒衣冠。
见此发深愧,我何良自安。
忆昨经高门,凉风韵琅玕。
八珍将九酝,暴殄非一端。
席间行炙人,也复沾盘飧。
岂知力耕者,秋至有饥寒。
鞭扑昼夜加,骨肉昼夜剜。
驱驱六合内,数步殊悲欢。
天岂贱稼穑,此人难复难。
谁为抚循吏,偕之陇上看。
我行适田野,火云何盘盘。
农夫荷锄过,挥汗流食箪。
侧身还让畔,敬我儒衣冠。
见此发深愧,我何良自安。
忆昨经高门,凉风韵琅玕。
八珍将九酝,暴殄非一端。
席间行炙人,也复沾盘飧。
岂知力耕者,秋至有饥寒。
鞭扑昼夜加,骨肉昼夜剜。
驱驱六合内,数步殊悲欢。
天岂贱稼穑,此人难复难。
谁为抚循吏,偕之陇上看。
这首诗名为《暑日见耕者叹之》,是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诗中描绘了夏日里农夫在田野劳作的情景,通过对比富贵人家与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却生活困苦的同情和感慨。
首句“我行适田野,火云何盘盘”描绘了夏日炎炎,诗人行走在田野间,烈日如火的情景。接着,“农夫荷锄过,挥汗流食箪”描述了农夫们扛着锄头走过,汗水如雨般滴落,他们只能以简陋的食具充饥。这与富贵人家的奢华形成了鲜明对比。
“侧身还让畔,敬我儒衣冠”则展现了农夫们的谦逊与尊重,即使在劳作之余,他们也会礼让他人,尤其是对穿着儒服的知识分子表示尊敬。这种高尚的品德令人感动。
“见此发深愧,我何良自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舒适而农民却饱受艰辛的深深愧疚之情。他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良自安”。
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高门大宅中的生活,享受着美味佳肴,却不知农民的辛劳。他意识到自己的奢侈浪费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不公,这种对比引发了深刻的反思。
“鞭扑昼夜加,骨肉昼夜剜”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日夜劳作,甚至不惜割舍亲情,体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
“驱驱六合内,数步殊悲欢”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在广阔的天地间,人们的生活境遇却大相径庭,一步之遥就是天壤之别。
最后,“天岂贱稼穑,此人难复难”指出并非上天歧视农民的劳动,而是社会制度和人性的缺陷导致了这种不公。诗人呼吁,需要有“抚循吏”,即体恤民情、公正治理的官员,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和农民生活困境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