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居昆山麓,触目尽珍奇。
炊玉以为食,纫贝以为衣。
或居荒裔区,触目尽魍魑。
倛面叫以啸,阴风凄以悲。
所居乃不同,相憎徒成痴。
山鬼亦趫跳,聊以解我颐。
或居昆山麓,触目尽珍奇。
炊玉以为食,纫贝以为衣。
或居荒裔区,触目尽魍魑。
倛面叫以啸,阴风凄以悲。
所居乃不同,相憎徒成痴。
山鬼亦趫跳,聊以解我颐。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和情感体验。前两句“或居昆山麓,触目尽珍奇。炊玉以为食,纫贝以为衣。”描述了一种理想化的、富足而美好的生活状态。居住在昆山脚下,所见皆是珍贵之物,食物如美玉般珍贵,衣物则用贝壳编织而成,充满了奢华与精致。
紧接着,“或居荒裔区,触目尽魍魑。倛面叫以啸,阴风凄以悲。”则转向了另一种极端的生活环境。这里的人们生活在偏远荒凉之地,周围充斥着邪恶与恐惧,人们以狰狞的面容呼啸,伴随着阴冷的风声,营造出一种凄凉与恐怖的氛围。
后两句“所居乃不同,相憎徒成痴。山鬼亦趫跳,聊以解我颐。”表达了对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思考。尽管生活环境大相径庭,但人们却因生活环境的不同而相互憎恨,这种仇恨实则徒增痴愚。诗人甚至想象山中的鬼怪也能够跳跃,以此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生活境遇下人们的情感状态,以及对和谐共处的渴望。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解脱的追求。
太液波澄,向鉴中照影,芙蓉同蒂。
千柄绿荷深,并丹脸争媚。
天心眷临圣日,殿宇分明敞嘉瑞。弄香嗅蕊。
愿君王,寿与南山齐比。
池边屡回翠辇,拥群仙醉赏,凭栏凝思。
萼绿揽飞琼,共波上游戏。
西风又看露下,更结双双新莲子。斗妆竞美。
问鸳鸯、向谁留意。
春偏丽,偏丽两溪湄。三农喜趋事,万物欣逢时。
伊吾土之洵乐,勤?亩之东作。
弥陇麦之旷望,遍水田之疏瀹。
抽新绿之桑麻,换柔青之林薄。
林薄初迁莺,郊原膏泽晴。
园花张锦烂,堤柳弄丝轻。
落梅吹香尽,芳草连天生。
游人自适意,客子偏伤情。
韶华忽云暮,檐楹乱飞絮。
南浦绿波澜,秀野深烟雾。
鱼肥隐钓舟,沙煖多翘鹭。
红残少踏青,日落喧竞渡。
翩翩来去燕,芳洲衔泥便。
弱羽度高城,斜拂微和扇。
物态皆光辉,凭高自忘归。
轻雷送夜雨,江色含朝晖。
俗厚异观洧,服成思浴沂。
所幸疠不作,但愿年无饥。
宽书已屡下,宣布关深机。
《续八咏·其五迟日春偏丽》【宋·唐仲友】春偏丽,偏丽两溪湄。三农喜趋事,万物欣逢时。伊吾土之洵乐,勤?亩之东作。弥陇麦之旷望,遍水田之疏瀹。抽新绿之桑麻,换柔青之林薄。林薄初迁莺,郊原膏泽晴。园花张锦烂,堤柳弄丝轻。落梅吹香尽,芳草连天生。游人自适意,客子偏伤情。韶华忽云暮,檐楹乱飞絮。南浦绿波澜,秀野深烟雾。鱼肥隐钓舟,沙煖多翘鹭。红残少踏青,日落喧竞渡。翩翩来去燕,芳洲衔泥便。弱羽度高城,斜拂微和扇。物态皆光辉,凭高自忘归。轻雷送夜雨,江色含朝晖。俗厚异观洧,服成思浴沂。所幸疠不作,但愿年无饥。宽书已屡下,宣布关深机。
https://shici.929r.com/shici/dDK72.html
鼠山山下鼠山潭,名字常因艇子谈。
几欲赋诗收拾汝,技穷如我莫多贪。
羽人窟宅压沧溟,昆崙阆风天墉城。
紫兰绛节跨彩凤,殷勤传命邀同盟。
七月七日凉秋霁,千官锵佩森幢卫。
王母云车九色龙,上元霜袍三角髻。
刘彻屏息迎两仙,兜香涂门高馥天。
星裳黼衮自酬酢,方朔窥窗不敢前。
金浆玉醴濯凡腹,红颗绚饤蟠桃熟。
宴酣乐奏瑶池音,琅璈子登笛双成。
乞怜请药承华殿,教戒丁宁先自反。
三尸欲脱毋淫乱,五性尽舍更勤俭。
各出数语针膏肓,此是长生度世方。
彻心未悟益猖狂,万八千里周遐荒。
少翁栾大诛相继,海上何日无方士。
五柞宫中梦断时,铜盘玉露胡为不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