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六首·其五》
《题画六首·其五》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长松摇日影亭亭,无限江头倚杖情。

鸿雁欲来天拍水,白云收尽暮山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首句“长松摇日影亭亭”以“长松”为起点,描绘了松树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的景象,松树的挺拔与日影的投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亭亭”二字不仅形容了松树的姿态,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接着,“无限江头倚杖情”将视角转向江边,诗人仿佛独自一人,手扶着拐杖,静静地站在江边,眺望着远方。这里的“无限”二字,既表达了江面的广阔无垠,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丰富与深邃,他或许在思考人生、感慨时光,或是沉浸在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中。

“鸿雁欲来天拍水”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天空比作水面,鸿雁即将飞来时,仿佛是天空在轻轻拍打着水面,生动地描绘了即将来临的动态场景,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或消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诗意。

最后,“白云收尽暮山横”则以静态的描写收束全诗,白云散去,晚霞映照下的群山呈现出横亘的轮廓,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感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一天结束的宁静时刻,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章亚卿徐通政奉使交阯还次钱塘会于公馆赋诗赠之三首·其二

天子恩威被四夷,廷臣衔命远驱驰。

王风浩荡烟岚熄,春意昭苏草木知。

马援镇蛮摽柱日,赵陀朝汉筑台时。

使还休更言边事,干羽雍容舞玉墀。

(0)

和国子司业吴先生诗韵二首·其一

北来久与故人违,欲写南音寄所思。

古调载歌犹有谱,停云几和不成诗。

面交宁似论心好,气合何妨聚首迟。

却忆连床灯火夜,檐花落处雨丝丝。

(0)

宿枫桥

杳杳归心逐去鸿,江枫渔火对孤篷。

一宵清梦何曾着,月落寒山半夜钟。

(0)

鹡鸰图并序,为大巷伍克和题三首·其一

相彼鹡鸰,载飞载鸣。念我兄弟,有恻斯情。

斯情维何,赋形同气。因性合情,莫远具迩。

(0)

美人红叶图

谢家夫人咏柳絮,黄陵女儿歌竹枝。

谁信长门秋淡淡,西风黄叶断肠词。

(0)

沙门岛四首·其四

沙门沧洲洲上山,九河碣石高巉岩。

云来气通巫女峡,月出光映蓝田关。

宫前彩凤驾车下,祠底白龙行雨还。

浴凫飞鹭沙阳立,疑是青琐晨朝班。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