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行来遍,芒鞋信所如。
小桥通竹筏,欹树阂樵车。
赋给千头橘,年丰万石鱼。
此乡未贫薄,应习计然书。
篱落行来遍,芒鞋信所如。
小桥通竹筏,欹树阂樵车。
赋给千头橘,年丰万石鱼。
此乡未贫薄,应习计然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边村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
首句“篱落行来遍,芒鞋信所如”,开篇即展现出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他沿着篱笆小路漫步,穿着芒鞋,随性而行,不拘泥于路径,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小桥通竹筏,欹树阂樵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村的自然景观。小桥横跨溪流,竹筏在水面轻轻漂荡,树木倾斜,似乎遮挡了过往的樵车。这些生动的场景,既展现了江村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赋给千头橘,年丰万石鱼”则转向对农业丰收的赞美。诗人提到村中橘树繁茂,硕果累累,鱼塘里鱼肥满载,这不仅是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也是对村民勤劳智慧的颂扬。
最后,“此乡未贫薄,应习计然书”表达了诗人对江村生活的肯定与向往。他认为,这里虽非富贵之地,但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如同学习古代智者计然的治家之道,足以让人心满意足,过上富足而充实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江村的独特魅力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老来不复较三馀,只养恬愉守故居。
新火又逢寒食节,故人谁寄一行书。
随人只得身康健,寓物须烦酒破除。
剩读佳章正凭槛,海棠花上雨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