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归卧久,何日理安车。
待月桥临沼,吟风竹满墟。
道高公望属,心远俗尘袪。
白首枢衡地,经纶力有馀。
东山归卧久,何日理安车。
待月桥临沼,吟风竹满墟。
道高公望属,心远俗尘袪。
白首枢衡地,经纶力有馀。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诗《次韵呈陈兵侍高吾杨太仆闻山二年丈兼自述三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闲适生活和超然心境。首句“东山归卧久”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隐居山中的状态,显示出他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接下来,“何日理安车”暗示了诗人对何时能回归平静生活的期待。
“待月桥临沼”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期待在月光下漫步桥头,欣赏池塘景色,体现了他的闲适与雅趣。“吟风竹满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借风竹之声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亲近。
“道高公望属”暗指诗人的道德修养和声望,表明他在精神层面达到了崇高的境界。“心远俗尘袪”则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的心境,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超脱。
最后两句“白首枢衡地,经纶力有馀”以“白首”形容诗人年事已高,但仍然感觉自己在处理政务上仍有余力,这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也是对隐退生活的自我安慰,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花溪初逢日苦短,橘洲重寻意更长。
天催鹡鸰玉楼去,漱流不并龙洲旁。
春风忽高行旆起,酒尽何如添野水。
古来交契看老时,与公安得轻别离。
君今结束归何勇,我独栖迟去不能。
江水入冬犹浩荡,风帆逼岁合骞腾。
相逢论事信徒尔,清坐矢心嗟未曾。
想得彭州退公后,夜窗重整照书灯。
日日秋风江倒回,江边执手重悠哉。
两山只欲当中住,一舸还应却下来。
说与蛟龙息豪怒,亦令鸥鹭少嫌猜。
吴头楚尾何时极,拈就前诗并展开。
中洲之中十树梅,蟠枝着地照蒿莱。
即非无主凭谁伴,自不冲寒要早开。
午蝶只随游子意,暮笳难写遁夫哀。
幽怀寂寂天应笑,插向归帆雪满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