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初逢日苦短,橘洲重寻意更长。
天催鹡鸰玉楼去,漱流不并龙洲旁。
春风忽高行旆起,酒尽何如添野水。
古来交契看老时,与公安得轻别离。
花溪初逢日苦短,橘洲重寻意更长。
天催鹡鸰玉楼去,漱流不并龙洲旁。
春风忽高行旆起,酒尽何如添野水。
古来交契看老时,与公安得轻别离。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适的作品,名为《送巩仲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别离赋情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花溪初逢日苦短”,描写的是诗人与朋友初次相遇时,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中便到了分别的时候。这里用“花溪”作为背景,既美化了环境,也增添了一份惆怅之情。
接着,“橘洲重寻意更长”,表达的是诗人再次来到朋友居住的橘洲,心中的思念与不舍更加深长。橘洲常常在古代文学中象征着友情和美好的事物,这里用以增强了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第三句“天催鹡鸰玉楼去,漱流不并龙洲旁”,诗人借助天边即将消散的云彩(鹡鸰)与远去的楼阁,来形容朋友即将离去的情景。同时,“漱流”一词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分离的无奈。
第四句“春风忽高行旆起”,春风是自然界中最能唤醒情感的元素,这里借它来形容友人的离开给诗人带来的突然而强烈的情绪波动。行旆,意指旗帜在风中飘扬,也象征着朋友远行。
“酒尽何如添野水”,表达了诗人在送别之后的心情。酒宴一结束,面对空留的杯盏,心中的哀愁难以排解,只能用“野水”来比喻自己的寂寞与无奈。
最后两句,“古来交契看老时,与公安得轻别离”,诗人感慨万千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于朋友能够长久不变的情谊。这里的“交契”指的是深厚的情谊,而“与公”则是指与朋友共度良辰美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友情长存的深刻感悟。
长途酒醒腊春寒,嫩蕊香英扑马鞍。
不上寿阳公主面,怜君开得却无端。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忆元龙、旧家湖海,不应年鬓衰槁。
翩翩竹马儿童喜,惊儿汉江归报。
归计早。
黄金印、征西已付诸郎了。
红云仙岛。
渺千里移春,浓薰细染,春意已倾倒。
西溪上,玉镜修眉翠扫。
题诗曾许谁到。
溪亭未入奚奴锦,望断绿波春草。
君且道。
人间世、虚名得似欢游好。
风流未老。
约款段随车,鸱夷载酒,迎我霜陵道。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