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夏书事十首·其三》
《仲夏书事十首·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幽居少四邻,长日属閒人。

石气常蒸雾,莺声不改春。

子钱偿未已,卯酒醉何频。

说与耘畦者,无锥未是贫。

(0)
翻译
我隐居的地方邻居很少,漫长的日子属于闲适之人。
石头的气息常常带着雾气,黄莺的歌声始终保持着春天的旋律。
积攒的钱财还未用完,频繁地喝卯时(早晨)的酒又为何如此多呢。
我要告诉那些在田间劳作的人,没有锄头(象征贫穷)并不意味着贫穷。
注释
幽居:隐居。
少:稀少。
四邻:四周邻居。
长日:漫长的日子。
属:属于。
閒人:闲适之人。
石气:石头的湿气。
蒸:蒸发。
雾:雾气。
莺声:黄莺的歌声。
改:改变。
春:春天。
子钱:古代计数单位,指铜钱。
偿:偿还。
未已:还未结束。
卯酒:卯时的酒,即早晨的酒。
醉:喝醉。
何频:为何频繁。
说与:告诉。
耘畦者:耕田的人。
无锥:没有锄头。
是:是。
贫:贫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幽居少四邻"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远离喧嚣的环境,邻里稀少。"长日属閒人"则透露出诗人在漫长的日子里与世隔绝,只有偶尔遇见过往行人。

接下来的两句"石气常蒸雾,莺声不改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象。"石气"指的是山谷间的清泉流水,"常蒸雾"则表现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而"莺声"是指早晨鸟鸣,这里写到它们的声音不受季节变化影响,依旧在春天回荡。

"子钱偿未已,卯酒醉何频"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子钱"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偿"是还债之意,这里说明诗人并非完全脱离世俗,但也不是过分追求财富。而"卯酒醉何频"则透露出诗人偶尔饮酒作乐,但并不沉迷。

最后两句"说与耘畦者,无锥未是贫"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自信和满足。"耘畦"指的是务农之人,"无锥"则是说没有必要过分追求财富,而"未是贫"则意味着即便简单的生活,也不算是贫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物欲、自在悠然的心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答于鳞·其一

向来怜影意,岂谓欲腾骧。

吾党无中驷,君才老太行。

别筵人又改,借箸策谁长。

莫作悬车问,浮沉总不妨。

(0)

初夏游张氏山亭·其二

丛林鸟雀傲,委巷渔樵通。

回看一卷石,坐失千华嵩。

藤萝行秋色,桧柏宿天风。

投足岂在广,会心浩无穷。

(0)

哭梁公实·其六

脩文应不薄,汝厌世途游。

白马巨卿在,青萍季子酬。

人间总长夜,岭表忽先秋。

任识忘情语,纵横泪未收。

(0)

简茂秦

旷荡长安陌,飘然一老翁。

壮怀千古在,衰态众人同。

衣食心难尽,干戈计未工。

回车竟何适,勿哭世途穷。

(0)

除夕·其一

忆昨江城暮,椒花耐晏眠。

异乡春较缓,佳节意翻怜。

馀食趋童稚,深杯拨岁年。

坐来残漏紧,骑马问朝天。

(0)

参省吴君挂冠之后以时难膺檄募兵耀武虎丘·其二

自尔龙韬偃,谁当羽扇麾。

据鞍还草檄,横槊更谈诗。

禄食群公擅,戎衣野客疑。

功成不问赏,应向鲁连知。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