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怜影意,岂谓欲腾骧。
吾党无中驷,君才老太行。
别筵人又改,借箸策谁长。
莫作悬车问,浮沉总不妨。
向来怜影意,岂谓欲腾骧。
吾党无中驷,君才老太行。
别筵人又改,借箸策谁长。
莫作悬车问,浮沉总不妨。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答于鳞(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期许。"向来怜影意"一句,可能是指诗人长久以来对朋友才情的欣赏;"岂谓欲腾骧"则暗示朋友有着超越常人的雄心壮志。"吾党无中驷",以马中的良驹比喻朋友的出众才能,言及同辈中无人能及;"君才老太行"进一步强调了朋友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展现出的卓越才华。
"别筵人又改"描绘了离别时刻人事变迁的场景,暗示时光流转,朋友或许会面临新的机遇或挑战;"借箸策谁长"则寓言般地提出,谁能成为朋友的长远谋划者?最后两句"莫作悬车问,浮沉总不妨"劝慰朋友不必过于忧虑仕途升迁,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坦然面对,保持豁达的心态。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友情关怀和人生哲理的赠别诗,体现了王世贞对于朋友才情的高度评价以及对朋友未来人生的宽慰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