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阴佳处路宜迟,裹袖寒鞭马上垂。
邂逅同倾九日酒,凄凉暗诵十年诗。
试回白首思前事,未觉青山减旧时。
节后骚英应好在,煮茶更与野僧期。
松阴佳处路宜迟,裹袖寒鞭马上垂。
邂逅同倾九日酒,凄凉暗诵十年诗。
试回白首思前事,未觉青山减旧时。
节后骚英应好在,煮茶更与野僧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远幽雅的山中秋景,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现实中的超然物外之情。开篇“松阴佳处路宜迟,裹袖寒鞭马上垂”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山中漫步时的悠闲情态,松树下投射出的清凉阴影,使得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时间似乎也变得可以慢下来品味。手中的裹袖和寒冷的鞭子,更添了一份秋日的萧瑟感。
紧接着,“邂逅同倾九日酒,凄凉暗诵十年诗”两句,则透露出诗人与朋友们在重阳节共饮美酒,同时低声吟诵着多年前的旧作的情景。这里的“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的习俗。而“十年诗”则是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留恋。
中间的“试回白首思前事,未觉青山减旧时”两句,是诗人在年华老去之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思。尽管头发已经斑白,但心中的那片青山却依然如故,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减损。
最后,“节后骚英应好在,煮茶更与野僧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重阳节后的约定,以及自己与一位隐居于山林中的和尚约定共饮茶水的意愿。这里的“骚英”指的是文采飞扬之人,“野僧”则是隐逸于山林的僧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心境。
晴云卷尽雨云飞,多谢元工已转机。
恳切敷陈绿封事,殷勤持送紫霞衣。
十连如佛仁均施,一念于民福可祈。
秧马既閒青遍野,摇摇争弄晚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