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水无多吃,烹茶未要来。
从教十分渴,连扫两三杯。
岸树背船走,江波闪日开。
灵山定能饮,分酹碧莲醅。
熟水无多吃,烹茶未要来。
从教十分渴,连扫两三杯。
岸树背船走,江波闪日开。
灵山定能饮,分酹碧莲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行进于江河之中的情景。开篇"熟水无多吃,烹茶未要来"表明诗人对水的珍惜与等待茶水的准备,这不仅是生活细节的刻画,也反映出一种期待和准备中的从容自得。
接着"从教十分渴,连扫两三杯"则展示了诗人在长时间的等待后,因口渴而急促地饮用酒水,这种渴望与急切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人的情感变化。
下句"岸树背船走,江波闪日开"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行舟前进的动态以及自然界光影变幻之美。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与自由的心境。
最后两句"灵山定能饮,分酹碧莲醅"则预示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享受。在这里,“灵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也可能是理想中的仙境;“碧莲醅”则是一种美酒的名字,象征着纯洁高雅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旅行中小憩时刻的享受和期待,以及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的情怀。
高平北路入禅堂,行转茅冈上石冈。
壑险桥危需一苇,山深树古立千章。
禽声呖呖如簧巧,溪曲湾湾似带长。
我欲拂衣登绝顶,低徊吟啸白云乡。
花县潘郎未白头,下从玉局仙翁游。
平生四海饶次守,脱冠坏衲藏深幽。
死生俱在天一角,句法不复阴梁州。
眼明得此道人演,更遣权诗遮世眼。
唤起蕲春十年梦,恍如神明还旧观。
黑柏苍鹰饱欲飞,天马衔刍方来汉。
演翁自是尘外客,笔端秀句应无敌。
禅馀轧轧弄鸣机,紫凤天吴乱红碧。
会当载月漾舟来,尽出公家金粟尺。
十年归梦在江湖,今日南飞塞雁孤。
已觉登临多感慨,固应吟咏转荒芜。
近闻仙岭寻先友,亦有诗筒及老夫。
还许追随白莲社,横塘今已结茅庐。
读书当读孔孟书,我饱尚可推其馀。
莫求捷径拾青紫,口但澜翻腹空虚。
孔孟之功如药石,洗濯肝胃充肌肤。
如农去莠植嘉谷,如行九折遇坦途。
我怜赤子在远域,疾痛不闻其叫呼。
何当攘臂问民瘼,古之循吏谁为儒。
我观李侯少英特,闭门不曳侯王裾。
诗书已误半世事,一割未信鸡牛殊。
弹冠小县何所为,长养善类恶者诛。
作堂之名固有在,要使膏泽流海隅。
不愿力田频赐爵,不愿校雠归石渠。
使我三年饭脱粟,活此千人为亲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