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水仙花·其三》
《暮春水仙花·其三》全文
明 / 钟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万花如燄柳如烟,常恐冰绡畏不前。

曾在水边衣不湿,可知入火不能然。

(0)
鉴赏

这首诗《暮春水仙花(其三)》由明代诗人钟惺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仙花在暮春时节的美丽与坚韧。

首句“万花如焰柳如烟”,以“万花”和“柳”为背景,将水仙花比作火焰与烟雾,形象地展现了水仙花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的鲜明色彩与飘逸姿态。这里的“如焰”不仅指颜色鲜艳,更强调了水仙花生命力的旺盛与热烈;“如烟”则描绘了水仙花在轻风中的摇曳,仿佛是轻柔的烟雾在空中舞动,既表现了花朵的轻盈,也暗示了其在自然界的飘渺之美。

次句“常恐冰绡畏不前”,运用了“冰绡”这一比喻,将水仙花比作珍贵的丝绸,表达了对水仙花纯洁无瑕、高雅脱俗的赞美。同时,“常恐”二字流露出诗人对水仙花的深深敬意与担忧,担心这种美好会因外界因素而受损,进一步突出了水仙花的脆弱与珍贵。

后两句“曾在水边衣不湿,可知入火不能然”,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强化了水仙花的特性。前一句“曾在水边衣不湿”暗示了水仙花即使在湿润环境中也能保持自身的洁净与优雅,象征着其生命力的强大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后一句“可知入火不能然”则强调了水仙花即使面对极端环境,也能保持其本质不变,展现出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这两句不仅赞美了水仙花的自然属性,也寓意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坚守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对生命力量、坚韧精神以及美好品质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作者介绍
钟惺

钟惺
朝代:明   字:伯敬   号:退谷   籍贯: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   生辰:1574~1624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猜你喜欢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其三

自是相门多相种,况逢清夜动清欢。

更谁好事宜风雅,忆尔前身定宰官。

双蒂含珍瓜?远,九苞呈彩凤毛完。

瑶环瑜珥真堪慰,他日云礽满眼看。

(0)

李节推乃祖衡岳斋寿诗

衡南老人身姓李,自说前生周柱史。

采药长登紫盖巅,结茅直向融峰里。

羽衣玉杖独翛然,岩下时逢手一编。

长生久已窥真诀,翻使灵椿让大年。

(0)

送陆鍊师归领道会

少君初得道,谒帝上清宫。

凫舄来天外,鸿书秘枕中。

祗缘丹室在,重与世人逢。

缩地元无术,泠然独御风。

(0)

喜雨

春来常少两,入夏更焦枯。

远近多荒壤,流移已载涂。

九重宵旰切,百辟隐忧俱。

已见崇周祀,还闻赐汉租。

阴云迎晓结,甘澍应时须。

飒飒来千嶂,森森散八区。

野烟浮菽麦,夕照失桑榆。

水阔鱼龙走,城高鸟雀呼。

郁蒸愁并减,沾洒暍先苏。

此日休徵应,讴歌满帝都。

(0)

李节推乃祖衡岳斋手卷

衡山殿南荒,上托朱鸟精。

嵬峨隐天半,云霞浩纵横。

列仙纷遗搆,千古含神灵。

玉洞饶宝箓,紫文閟丹经。

至道一得窥,寿与天地并。

挥手揖洪厓,长啸招期生。

埏垓不足游,飘摇凌太清。

(0)

寄寿汝止弟六十

摄提岁纪周天历,汝后吾先忆并生。

六十年华空斗杓,三千才艺自经籯。

垂阶棣萼风前整,厌槛荆花雨后明。

却叹曲塘遗陇在,归欤长恐负同耕。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