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汉微茫月渐低,风声正在草堂西。
莎根唧唧虫相吊,木末翻翻鹊未栖。
屯甲近闻如积水,守关不假用丸泥。
孤臣报国嗟无地,只有东皋更饱犁。
河汉微茫月渐低,风声正在草堂西。
莎根唧唧虫相吊,木末翻翻鹊未栖。
屯甲近闻如积水,守关不假用丸泥。
孤臣报国嗟无地,只有东皋更饱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夏夜纳凉》,描绘了夏夜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河汉微茫月渐低”,通过描绘银河朦胧、月色低垂的景象,渲染出夜晚的深沉和广阔。接着,“风声正在草堂西”以细微的风声衬托出环境的静谧,草堂西边的动静更显夜的宁寂。
“莎根唧唧虫相吊”一句,借虫鸣声来表达诗人孤独的心境,如同虫儿在草丛中低语,似乎也在安慰他。而“木末翻翻鹊未栖”则写出了夜空中鸟儿尚未归巢,与前文的虫鸣形成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
“屯甲近闻如积水”运用比喻,形容远处的军队集结,声音密集如同积水,暗示战事紧张。然而,“守关不假用丸泥”表明诗人对防守稳固,即使不用小土丸也能坚守关隘的信心。
最后两句,“孤臣报国嗟无地,只有东皋更饱犁”,表达了诗人作为忠心耿耿的臣子,却无法直接参与报效国家,只能在田园中耕作,流露出无奈与苦闷的情绪。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夏夜纳凉时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