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烧》
《观烧》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猎猎寒芜引,承风势不还。

放来应有主,焚去到何山。

焰入空濛里,烟飞苍莽间。

石中有良玉,惆怅但伤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shāo
táng /

lièlièhányǐnchéngfēngshìhái
fàngláiyìngyǒuzhǔféndàoshān

yànkōngméngyānfēicāngmǎngjiān
shízhōngyǒuliángchóuchàngdànshāngyán

注释
猎猎:形容风声呼啸。
寒芜:寒冷荒凉的草地。
承风:顺着风向。
势不还:无法回头的趋势。
放来:释放出来。
应有主:应该有归属的地方或主人。
焚去:被焚烧后飘走。
何山:哪里的山,泛指不确定的山。
焰入:火焰进入。
空濛:形容天空迷蒙的样子。
烟飞:烟雾飘散。
苍莽:形容原野、山林广阔无边的样子。
石中:石头内部。
良玉:优质的玉石,比喻内在的美好。
惆怅:伤感,失意。
伤颜:因忧伤而影响了容颜。
翻译
猛烈的寒风吹过荒芜之地,顺应风势无法回头。
释放出去应当有它的主人,焚烧之后会飘向哪座山呢?
火焰窜入朦胧的天空之中,烟雾在辽阔的地方飘散。
石头里面藏有珍贵的玉石,只是令人惋惜并伤心。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焚烧山林的景象,其中蕴含着作者对自然界被破坏的哀伤之情。"猎猎寒芜引,承风势不还"两句,以一种冷漠而又坚定的声音开始,传达出火势的迅猛与不可抗拒。"放来应有主,焚去到何山"则表露出对这一切究竟是谁之过问的疑惑和追寻。

"焰入空濛里,烟飞苍莽间"中的“焰”指的是火光,而“空濛里”形容了火光与烟雾交织在空中,给人一种遥远而又模糊的感觉。"烟飞苍莽间"则进一步描绘出大火之后的余烟弥漫于山野之间,景象壮观却又带着淡淡的悲凉。

最后两句“石中有良玉,惆怅但伤颜”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舍与痛惜。"石中有良玉"暗示山林之中原本蕴含着宝贵而纯净的事物,但在大火之后,这些美好都已化为灰烬,仅留下“惆怅但伤颜”的哀愁。

诗人通过对自然界被破坏的描述,传达了对生命与生态平衡被摧毁的忧虑以及对自然之美不再的悲痛。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喜得

点金惭乏术,喜得卖文钱。

贳米呼童急,当餐让子先。

(0)

元夕雪·其二

东风半月度辽滨,柳线依依欲近人。

独喜星桥今夜看,雪光寒照玉轮春。

(0)

哭留守公四章·其三

仙翁授记有玄机,为说扶公返旧扉。

共信锦衣思结伴,讵知马革是「荣归」!

慈孙收血奔难到,爱子趋庭志已违!

传说吴江杨义士,窃携骸骨出重围。

(0)

哭费司理死难雷州

海南城破日,殉难独雷州。

大节同时抗,孤忠一死优!

铅山家早破,蛮郡骨谁收?

知己恩难负,如君志已酬!

(0)

寄呈留守瞿相公·其一

稽首虞山拜相公,汉廷勋业许谁同!

自擒宗孽人心定,再整危疆将略雄。

屡降白麻趣秉政,终拚黄发老从戎。

祗今鹓鹭归仙仗,争念麒麟第一功!

(0)

永安舟次

兵起收群盗,溪边夜可行。

泊舟秋草市,卖酒旧瓜棚。

远寨传鸡唱,中流乱马声。

渡头灯火绝,孤月坐来生。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