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方止数寻,风月所从入。
百年养毒树,攒芒比刀戟。
伐之念生久,不伐愁跣足。
且复为人谋,庖椹利朝食。
庭方止数寻,风月所从入。
百年养毒树,攒芒比刀戟。
伐之念生久,不伐愁跣足。
且复为人谋,庖椹利朝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葺居五首(其二)》。诗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居住环境的简朴,庭院虽小,只有几寻之地,却能容纳清风明月,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他以"百年养毒树,攒芒比刀戟"比喻庭院中的树木枝叶繁茂,如同带有锋芒的武器,暗示其生长之旺盛。
诗人面对这些树木,内心矛盾:一方面,他知道这些树木已经生长多年,砍伐它们可能会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如果不砍伐,树木的刺芒又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他权衡之后,决定暂时为人的生活着想,即为了日常所需的食物(如用树皮制作的庖椹),忍痛做出取舍。
整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微妙平衡。
戏马非芳春,征鸿逆新暑。
去住本无心,隐显不成侣。
令德自有邻,予美胡独处。
东野昔为阴,渭城今欲雨。
假寐始难任,沉忧终不去。
夜发吴门书,晨集清溪路。
中多鹤发人,待子联膝语。
一诵虎林偈,何人不延伫。
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
自言晓书剑,不得学神仙。
风云落时后,岁月度人前。
镜中不相识,扪心徒自怜。
愿得金楼要,思逢玉钤篇。
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
朝游采琼实,夕宴酌膏泉。
峥嵘下无地,列缺上陵天。
举世聊一息,中州安足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