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尘虑已真抛,一卧经年始出郊。
天下华阳称八洞,人间福地是三茅。
病求仙术聊充饵,老爱云松愿结巢。
梦觉迷途自兹始,北山猿鹤谩相嘲。
向来尘虑已真抛,一卧经年始出郊。
天下华阳称八洞,人间福地是三茅。
病求仙术聊充饵,老爱云松愿结巢。
梦觉迷途自兹始,北山猿鹤谩相嘲。
这首《出郊》由明代诗人杨一清所作,描绘了诗人从尘世纷扰中解脱出来,踏入自然之境的心路历程。
首句“向来尘虑已真抛”,开篇即点明诗人过去深陷于世俗忧虑之中,如今终于得以解脱,心境变得纯净。接着,“一卧经年始出郊”一句,描述了诗人经过长时间的静卧之后,才得以走出都市,步入郊野的情景,暗示了他对于外界世界的渴望与向往。
“天下华阳称八洞,人间福地是三茅”两句,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华阳八洞和三茅福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华阳八洞象征着仙境般的美好之地,而三茅则代表了人间的福地,两者都寄托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憧憬。
“病求仙术聊充饵,老爱云松愿结巢”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寻求仙术以治疗疾病,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同时,喜爱云松,希望在云雾缭绕的松林中筑巢栖息,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梦觉迷途自兹始,北山猿鹤谩相嘲”两句,以梦境为引,暗示了诗人从现实到理想的转变过程。醒来后,面对现实的迷途,他似乎意识到追求的理想生活并非易得,但北山的猿猴和鹤鸟的嘲笑,却也未尝不是一种自我警醒,提醒着他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从尘世束缚中解脱,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的过程,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秋霜夜落南港沙,丹枫柿叶如春花。
江豚风应九月节,浦口猎猎吹蒹葭。
柁公移船出沙尾,蒲帆逆风不得使。
斗鸣双橹助咿哑,雁应中流水声起。
白头浪里龙气腥,三日不到舒州城。
拢船把酒酹河伯,为问澒涌何当平。
九华山色长自好,行人一见一回老。
端郎白皙如冠玉,葩辞丽藻撑满腹。
生来未作九品官,声价蚤已惊流俗。
阿翁旧日尚书郎,出领方镇专衡湘。
掖垣休暇会宾客,冠带楚楚盈华堂。
怜君三十犹未娶,却向穷檐守章句。
纷华满目何足云,昔者炎门今不遇。
杨花三月石城西,翠袖红裙满大堤。
良辰欢笑暂行乐,永夜索寞犹孤栖。
兴来呼酒秦淮屋,宣州雪梨如碧玉。
坐中北客为燕歌,歌得前朝数般曲。
看君颜面人中英,暂时逊缩非避名。
凤雏未必老丹穴,谢安亦岂忘苍生。
玉堂学士龙门叟,日日谈君不容口。
振翮青云谅匪遥,与君且尽杯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