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剑阁》
《过剑阁》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古风

剑阁兮雄哉,根盘逦迤而崔嵬。

铁城井路数百里,中有一道如门开。

峰峦峭利真如剑,锋锷棱棱起光焰。

乾坤炉冶运神功,世上龙泉何足羡。

昔年欲斩曹瞒首,司马将军敛兵走。

那堪后主误倒持,剑藏锋兮关不守。

如今四海一家时,关门不闭行无讥。

朝朝暮暮人不绝,但见苍崖翠壁相交辉。

我来正值天日霁,徙倚关门望形势。

潼关谩道天下险,未必能如此关最。

此关险,诚可畏,巀嵲嵚岩路如带。

星辰可摘崖壑幽,山魈股栗猿垂涕。

山君与王虺,时复恣吞噬。

嗟尔行人兮,胡为冒危厉。

行人此来将为何,甘心名利忘奔波。

英雄自古今谁在,空馀山色高嵯峨。

君不见钟士秀,又不见郭崇韬,入关烈烈挥旌旄。

勋名未就身已碎,焉知万事如秋毫。

发浩歌,有馀响。歌声激,无人赏。

怒来欲挟力士捶,捶碎此山路如掌。

(0)
鉴赏

《过剑阁》是明代诗人苏葵的一首诗作,通过对剑阁雄奇险峻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历史背景。

诗开篇即以“剑阁兮雄哉”点出主题,接着描述剑阁地势之险峻,如同铁铸的城墙,蜿蜒数百里,中间形成一道如同门户的通道。峰峦峭立,锋利如剑,光芒四射,仿佛天地间的熔炉锻造而成,令人叹为观止。

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如三国时期欲斩曹操首级的典故,以及蜀汉后主刘禅误用剑阁的故事,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同时,也反映了剑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

进入和平年代,剑阁不再作为军事要塞,而是成为了人们朝拜、游览之地。诗中描绘了剑阁朝朝暮暮人不绝的景象,以及苍崖翠壁相交辉映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诗人亲自来到剑阁,正值天日晴朗,站在关门前,远眺其形势,感叹潼关虽号称天下险要,却不及剑阁之险峻。剑阁的险峻,让人心生敬畏,山路如带,星辰可摘,山魈和猿猴皆为之颤抖,山中的野兽也不得安宁。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英雄人物虽多,但最终都难逃岁月的无情。他以钟士秀、郭崇韬为例,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深思。诗人在剑阁留下激昂的歌声,虽然无人欣赏,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情感表达,甚至想要借助力量改变剑阁的山路。

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剑阁的自然美景,还蕴含了对历史、英雄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和近思·其一

风帆十日转长山,为送闲身到广寒。

明月峰峦人境外,溪声一夜响前滩。

(0)

次韵赵表之道中见梅之作·其一

近水疏篱竹半侵,枝南枝北弄晴阴。

不因老眼分明见,辜负凌寒一寸心。

(0)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其二

路断人稀山正深,隔林钟鼓报新音。

已穷渡水沿崖力,更尽眠云坐石心。

(0)

句·其三

故宫芳草在,往事暮江流。

(0)

天香.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瀛峤浮烟,沧波挂月,潜虬睡起清晓。

万里槎程,一番花信,付与露薇冰脑。

纤云渐暖,凝翠席、氤氲不了。银叶重调火活。

珠帘日垂风悄。螺屏酒醒梦好。绣罗帱、依旧痕少。

几度试拈心字,暗惊芳抱。隐约仙舟路杳。

谩佩影玲珑护娇小。素手金篝,春情未老。

(0)

清风十韵

閒馆方回暑,商飙乍应金。

天高初起籁,松澹更宜琴。

汾棹传歌远,班诗托兴深。

东阳仁自布,西颢气还侵。

太液翻晴旭,灵和乱翠阴。

舟轻飞燕袂,台迥楚王襟。

阮啸经时尽,齐蝉度日吟。

愁生孤戍角,响续暮城砧。

空静销云镂,庭虚转蕙心。

贤哉吉甫颂,千载有遗音。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