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语绝句·其四十四》
《论语绝句·其四十四》全文
宋 / 张九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以毋为绝绝非毋,自谓门人见处疏。

若使圣人真个绝,不知毋理却何如。

(0)
注释
毋:不要。
绝:绝情绝义。
自谓:自认为。
门人:学生。
见处疏:对我有误解。
若使:如果。
圣人:道德高尚的人。
真个:确实。
毋理:没有道理。
何如:会怎么样。
翻译
不要认为我绝情绝义,其实我只是觉得你们对我有些误解。
如果圣人真的完全不讲情面,那么在没有道理可言的情况下会怎样呢?
鉴赏

此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毋”字的反复使用,探讨了圣人与凡人的区别,以及圣人若真绝弃世俗之理,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怀。

诗中的“以毋为绝绝非毋”,通过自问自答的手法,提出一个问题,即若将“毋”字理解为完全的断绝,那么这种绝对的断绝是否就是圣人所为。这里,“毋”字既有断绝之意,也寓含着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之意。

接着,诗中写道:“自谓门人见处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门派或学说的理解和认识,即认为自己的学说在当时被视为偏僻或不被理解。这里,“门人”指的是同门师徒或志同道合之人,而“见处疏”则形容他们的学说或主张不受世俗欢迎,显得孤独和偏远。

最后两句:“若使圣人真个绝,不知毋理却何如”,是对前文问题的一种回答。诗人设想如果圣人真的做到了完全的断绝,那么这种超脱尘世的“毋”理,又将如何去理解和评判呢?这里,“真个绝”强调了圣人的彻底与极致,而“不知毋理却何如”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这种境界的赞叹与困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毋”字多重含义的探讨,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高峰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世界。

作者介绍

张九成
朝代:宋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猜你喜欢

云起阁

春泽今年实可欣,却因云起又思云。

许家诗里名斯阁,屈子骚中望彼君。

柳绿杏红相澹荡,山岚谷霭与氤氲。

何当为雨滋三寸,种遍东郊利早耘。

(0)

宋人牧牛图

清泉还细草,讹寝见群牛。

素绘曲神肖,黄钟满脰牟。

宁劳丞相问,却笑尚书犹。

考牧风人咏,摛毫意自遒。

(0)

春归将及月,雁到恰乘时。

旅景行行阅,化工物物知。

北南曾底异,来往亦奚为。

三策何尝读,灵通阳则随。

(0)

玉河泛舟至玉泉

数里烟波渺,一川源委通。

便教鸣桂棹,可以达花宫。

山色看看近,秋光处处同。

点汀芦穗白,照岸蓼花红。

水物宛供赏,溪田又卜丰。

底缘心不释,西北待成功。

(0)

玉玲珑馆

湖石三四峰,湘筠五六个。

月下诡状狞,风前清影簸。

诗浑白浊吟,画是倪迂作。

发兴在宣毫,澄怀当笋座。

而我每少閒,隔月才一过。

(0)

玉马

君子之方君子德,嗅人所攻圉人职。

籋云逐电飞不翼,四蹄曲卧于焉息。

瑞占地产岂虚饰,即看天马徕西极,英英汗作桃花色。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