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里烟波渺,一川源委通。
便教鸣桂棹,可以达花宫。
山色看看近,秋光处处同。
点汀芦穗白,照岸蓼花红。
水物宛供赏,溪田又卜丰。
底缘心不释,西北待成功。
数里烟波渺,一川源委通。
便教鸣桂棹,可以达花宫。
山色看看近,秋光处处同。
点汀芦穗白,照岸蓼花红。
水物宛供赏,溪田又卜丰。
底缘心不释,西北待成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玉河至玉泉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首句“数里烟波渺”,以烟波浩渺开篇,营造出一种悠远深邃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广阔的水域世界。接着,“一川源委通”则展现了水流的源头与归宿,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与连贯。
“便教鸣桂棹,可以达花宫”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划船前行的情景,同时“花宫”二字巧妙地隐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山色看看近,秋光处处同”通过对比山色与秋光的变化,表现了自然景色的丰富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点汀芦穗白,照岸蓼花红”则是对水边景色的细腻刻画,芦苇的白色与蓼花的红色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也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自然界的多样。最后,“水物宛供赏,溪田又卜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丰收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底缘心不释,西北待成功”则收尾于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期待,暗示了他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