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将及月,雁到恰乘时。
旅景行行阅,化工物物知。
北南曾底异,来往亦奚为。
三策何尝读,灵通阳则随。
春归将及月,雁到恰乘时。
旅景行行阅,化工物物知。
北南曾底异,来往亦奚为。
三策何尝读,灵通阳则随。
这首诗描绘了大雁在季节变换中的迁徙行为,以及诗人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首句“春归将及月”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天即将结束,月亮逐渐圆满,预示着一个周期的终结与另一个开始的临近。接着,“雁到恰乘时”巧妙地将大雁的迁徙与季节变化相联系,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规律。
“旅景行行阅”描绘了大雁在长途迁徙中所经历的景色,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与艰辛。“化工物物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的理解与敬畏,认为大自然有着其内在的法则和智慧。
“北南曾底异”提出了一种对比与疑问,探讨了大雁南北迁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同环境与挑战。“来往亦奚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追问大雁迁徙的意义与目的,引人深思。
最后,“三策何尝读,灵通阳则随”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领悟与顺应,暗示了在面对自然规律时,人类应当采取顺应而非对抗的态度。整首诗通过描绘大雁的迁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弥年倦行役,丘园旷幽寻。
殷勤响晴哢,为我贻好音。
梨花映皓月,犹作故时面。
归来雪如花,坐看花如霰。
中朝悬美禄,椎锋号能军。
而我于此时,不武亦不文。
平生严子陵,故自狂奴态。
箕踞问君房,素痴宁小差。
上马须不落,起居善何如。
吾生行乐尔,何用明区区。
幽窗未全曙,百鸟忽忽鸣。
分袂会心侣,归艎章水平。
寒温乍回互,适兹凋两蓂。
水南花未放,水北柳浑青。
春物几骀荡,浮云俄变更。
念昨一笑适,愁分两地情。
缥瓷举桑落,醒醉醉还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