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云物异,端正产贤人。
才大何高古,名雄始入秦。
文江横舫楫,艺圃刬荆榛。
民事忧偏切,金门老更亲。
天教任孤直,帝亦赏清贫。
功业荣书史,铨题洽缙绅。
苦闻辞禄绶,远拟访仙真。
却顾希颜者,迟留塞草春。
东南云物异,端正产贤人。
才大何高古,名雄始入秦。
文江横舫楫,艺圃刬荆榛。
民事忧偏切,金门老更亲。
天教任孤直,帝亦赏清贫。
功业荣书史,铨题洽缙绅。
苦闻辞禄绶,远拟访仙真。
却顾希颜者,迟留塞草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理想人物的赞颂和自我期许。"东南云物异,端正产贤人"表明诗人所处之地多出俊才,气候适宜,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人材。这两句通过形容自然环境来衬托人物的非凡。
"才大何高古,名雄始入秦"则是对某位英雄或有才能者的赞美,表达其才华横溢,声名远播,甚至超越了古人的标准,开始受到关注和认可。这里的“入秦”可能暗示着人物的政治生涯即将展开。
"文江横舫楫,艺圃刬荆榛"描绘了一种学术氛围,其中"文江"指代文学之江,"横舫楫"则是比喻学问四方,广泛交流的场景;而"艺圃"指的是园林或书院,"刬荆榛"则表现了对知识的挖掘和探究。
然而在"民事忧偏切,金门老更亲"中,却流露出了一种社会关怀和个人情感。"民事"是指百姓之事,而"忧偏切"表达了诗人对于民间疾苦的深切担忧;"金门"通常代指官宦家庭,"老更亲"则表现出对家人的思念,可能暗示着诗人虽然在外追求学问和仕途,但内心依然牵挂着家庭。
接下来的"天教任孤直,帝亦赏清贫"则是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顺应以及对于清廉品质的赞美。这里的“天教”指的是自然界或上天的规律,而“任孤直”则是遵循这种规律的态度;“帝亦赏清贫”则表现出统治者对清白之士的赏识。
"功业荣书史,铨题洽缙绅"中的"功业"指的是功绩和事业,而"荣书史"表明这些成就被载入史册;"铨题"是指刻石立碑,以记功绩,而"洽缙绅"则形容这种记录连绵不绝,彰显其重要性。
然而在"苦闻辞禄绶,远拟访仙真"中,却透露出了一种对尘世的超脱和向往。这里的“辞禄”指的是放弃功名利禄,“绶”则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玉串,这里可能比喻着对物质享受的割舍;"远拟访仙真"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最后的"却顾希颜者,迟留塞草春"则是一种情感上的回望和留恋。这里“却顾”是转身回首,“希颜”指的是渴望某人的面容,而“迟留”则表达了一种不舍昼夜的感情;"塞草春"则形容边塞之地的萧瑟与春天,这里可能隐喻着一种边远而又孤寂的情境。
整体来看,诗中既有对士人理想的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的表达,是一首集赞美、自励和情感抒发于一身的作品。
小园遍是杨花,濛濛做尽东风色。
几回茗艼,雨丝如梦,已过寒食。
选石安琴,芟枝布几,暂消迟日。
看缃桃落处,苔钱满地,刚绣出,春愁迹。
可叹年年华发,且连朝、玉缸狼藉。
溪唇挑菜,墙头度馔,漫通残客。
一觉斜阳,风前酒醒,解衣吹笛。
又黄昏近也,梨花月底,衬栏干雪。
酾酒峰巅,四顾苍茫,黄尘涨天。
正花门入卫,纵横部曲,蒲类驻泊,惨淡楼船。
炮火金山,阵云铁瓮,回首留都问罪年。
感今昔,想淮阳画像,尚动凌烟。
布衣梦绕刀环,奈日日从人射虎还。
笑马侯已老,偏当曳落,檀公善走,屡拥先零。
扪虱恁陵,弹筝睥睨,江左如聊孰比肩。
衔杯外,只斜阳衰草,满眼关山。
生死无人绾。溯因缘、若无会合,即无离判。
一点魂灵投胎后,化出欢娱哀惋。
亘百世、牵缠不撕。
十二芳年涅盘讫,又何殊、甲子千回换。
齐物者,识应远。红尘碧落神仙伴。
影珊珊、洞门飞瀑,容颜乍见。
万树碧桃花深处,翘楚俨然非幻。
至今有、异香盈卷。
老梦痕中优昙影,又春风、两度仓庚唤。
哀乐事,有涯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