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寒寄卢给事二首·其二》
《夜寒寄卢给事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心苦味不苦,世衰吾道微。

清如吞雪雹,谁把比珠玑。

作者相收拾,常人任是非。

旧居沧海上,归去即应归。

(0)
翻译
内心痛苦但表面并不显露,世事衰败我的信念显得微弱。
我的品行纯洁如吞下冰雪,又有谁能把它比作珍贵的珍珠和细小的宝石。
只有作者能理解我,普通人只会评判对错。
我曾居住在海边的旧居,回归那里就应该是真正的归宿。
注释
心苦:内心的苦楚。
味不苦:表面上看不出苦涩。
世衰:世事衰落。
吾道微:我的道义显得微不足道。
清如:像清水一样。
吞雪雹:吞咽下冰雪雹子。
比珠玑:比喻珍贵的珠宝。
作者:指有深刻理解的人。
收拾:理解并接纳。
常人:普通人。
是非:对错的评判。
旧居:过去的住所。
沧海:形容大海。
归去:回归。
即应归:理所当然应该回归。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夜寒寄卢给事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夜的寂寞和对朋友的思念。开篇“心苦味不苦”,表现了诗人的内心虽然有苦,但这种苦恼并非寻常意义上的痛苦,反而是一种精神追求的甘美。接着“世衰吾道微”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所坚持的道路感到孤独和无奈,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他所倡导之道所能容身之地。

“清如吞雪雹,谁把比珠玑。”这里的意象十分美丽,“清如吞雪雹”形象生动,既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清澈,也隐喻了他的诗歌如同洁净无瑕的雪花。至于“谁把比珠玑”,则是在问谁能够把自己的诗歌与珍贵的珠玉相提并论,这不仅是自信也是对自己艺术成就的一种肯定。

“作者相收拾,常人任是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人的评价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人认为,无论外界如何评论自己,只要坚守内心的追求,就是对自己的最好理解和尊重。

最后,“旧居沧海上,归去即应归。”这里“旧居”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而“沧海”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意象。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无论身在何处,心灵的归宿总是那片广阔而深邃的精神之海。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他对于个人追求与世俗评价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舟次池阳偕通守周南翁燕表侄陈和卿家席上赠歌者

故人相见话绸缪,三日江干系客舟。

高燕未阑明月上,艳歌初转彩云留。

光摇崖蜡宁知夜,字写边鸿已报秋。

底事尊前能尽醉,为伊肯展翠眉愁。

(0)

送方韶父先辈游五湖

萧萧垂素发,渺渺泛沧波。

过眼江山好,离家日月多。

诗名终不朽,世事复如何。

一往五湖上,苍茫问钓蓑。

(0)

题张希孟凝云石

海口不盈握,隤然如委云。

危岑集远思,虚窦栖微熏。

天高泰华断,日出香炉分。

几研袭清润,文章互絪缊。

潜雷起神谷,震惊天上闻。

亟视恐无及,化为九龙文。

(0)

周昉画美人图

岛上云生日转櫩,海风吹面暮寒尖。

春明玉色遗芗泽,夜定珠光入镜奁。

织得鸳鸯成绿皱,教成鹦鹉啄红甜。

试令鼓瑟应无语,目断归帆思未忺。

(0)

次韵马伯庸少监四首·其一

仍岁从巡幸,山川识重临。

讲帏来济济,驰道止骎骎。

五月衣裘薄,诸生坐席深。

归耕何待老,莫问二疏金。

(0)

题李溉之学士湖上诸亭·其五无倪舟

三周华不注,水影浸青天。

不上银河去,空明击棹还。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