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石洞临洗耳泉》
《过石洞临洗耳泉》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逍遥长林下,倚杖秋山麓。

石室飘紫烟,茅堂带乔木。

山鸟时一鸣,溪流凡几曲。

飞泉散成珠,澄潭碧如玉。

黄猿接臂饮,翠羽联翩浴。

清涟写晴霞,惊湍沸深竹。

奇峰竖皆倒,白石煮欲熟。

愿将浇块垒,何但清心目。

恨无赤鲤骑,飞入湖中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洞、秋山、溪流、飞泉、黄猿、澄潭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逍遥氛围。

首句“逍遥长林下”,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林间的宁静与自由。接着,“倚杖秋山麓”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脚下的悠闲姿态,倚杖而立,似乎在欣赏着秋天山林的独特韵味。

“石室飘紫烟,茅堂带乔木”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石室之静与紫烟之动,茅堂之简朴与周围高大树木的衬托,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和谐的氛围。随后,“山鸟时一鸣,溪流凡几曲”则以动景描绘,山鸟的啼鸣和溪流的曲折,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

“飞泉散成珠,澄潭碧如玉”两句,通过比喻和色彩的对比,将飞泉比作珍珠,澄潭比作碧玉,形象地描绘了水的清澈与灵动之美。接下来,“黄猿接臂饮,翠羽联翩浴”则以动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趣味,黄猿的悠闲饮水,翠羽的轻盈沐浴,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清涟写晴霞,惊湍沸深竹”两句,继续描绘水的动态美,清涟映照着晴空中的彩霞,湍急的水流在竹林深处激荡,动静结合,展现了水的多变与魅力。最后,“奇峰竖皆倒,白石煮欲熟”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奇特的山峰和沸腾的白石,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奇幻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愿将浇块垒,何但清心目”,表达了诗人希望借自然之景洗涤心灵的愿望。“恨无赤鲤骑,飞入湖中宿”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之情。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洪贾许索芭蕉作四绝以致意贾府通判尊翁洪府同知尊翁也·其三

天浆滴滴似凝脂,曾看芳葩启瓣时。

璇宇星稀天欲曙,一杯儗送玉琳璃。

(0)

秋江独钓图·其四

家近瀛洲海上滩,渔灯共语夜阑珊。

三年远作淮山客,秖欲归来把钓竿。

(0)

题徐贲画南浦亭图

离离烟树接通津,南浦亭前碧草春。

客里见图先泪落,只缘身是此乡人。

(0)

题渊明白衣送酒图

几回笑把菊花枝,遥望南山自咏诗。

不值白衣人送酒,岂堪怀抱独醒时。

(0)

寄方以常·其二

清晨眺高阁,积雨春阳晦。

望望君愈遥,青山愁独对。

(0)

挽霍元方处士七首·其一

苍天何意坠斯文,来向淇东哭隐君。

丽泽友朋谁讲习,鹿门妻子自耕耘。

梦中彩笔投寒月,屋外青山惨白云。

白发旧交重怅望,荒原衰草记新坟。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